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章 一見如故(三)(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586更新時間:2022-05-15 20:32:18

    從本質上來說,李善這個人很難輕易相信他人,這和他前世的出身、經曆息息相關。

    雖然來到這個時代,他已經有不小的變化,但他肯信任的人,都被他以情義、利益所編製的大網所籠罩,最典型的就是朱家溝的村名以及蘇定方等人。

    在這個並不是一切向錢看齊的時代,  情義是很有用的工具,但即使如此,李善也沒忘記利益才是根本。

    這也是李善在山東大捷之後,長時間猶豫,甚至至今都不肯公然投入秦王府的主要原因……麵對河東裴氏,他不敢將所有的寶都壓在李世民身上。

    而劉世讓呢?

    既無情義,  亦無利益,隻憑著今日陣前對射,  李善如何肯輕而易舉的賦予信任?

    “今日宜陽縣侯神射,他日必然名揚天下。”崔信也不寒暄幾句,徑直正色道:“如今突厥欲壞招撫大事,需齊心協力……”

    李善投向劉世讓那冷冰冰的視線中沒有夾雜著其他情緒,隻餘狐疑。

    劉世讓麵無表情的等崔信的話告一段落才開口,“三子兩女六孫,均在長安。”

    這是劉世讓從另一個角度向李善解釋,我子嗣都在長安,叛逃突厥,難道不怕斷子絕孫嗎?

    崔信讚同的點了點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理由足夠充分。

    而李善輕笑了聲,“古今往來,氣節無過蘇武。”

    劉世讓臉色變了變,宋朝之前,  文武官員並不涇渭分明,劉世讓也是自幼熟讀經史的,  這話一聽就懂。

    蘇武持節牧羊十九年,  氣節無雙,但這十九年裏,他也不是做和尚的,與匈奴婦人生了個兒子,後來還接回了漢朝。

    崔信臉色也變了變,看向李善的眼神有些詭異……蘇武牧羊這個典故中,有一位數度勸降的漢朝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

    而李陵就是李善這一支的先祖……雖然是自稱。

    劉世讓臉色變得鐵青,咬著牙關繼續道:“老夫五十有六!”

    嗯嗯,蘇武出使匈奴的時候才四十歲,還能生,但我劉世讓都快六十歲了,真的不能生了。

    李善條件反射的杠了句,“襄邑王……咳咳……”

    呃,去年劉世讓和李神符接下深仇的導火索不就是因為一個女人嗎?

    如果你不中用了,搶個美女回家,難道是光看不吃?

    崔信也聽李善說起過這事,也是無語半響,  這種事情也能拿出來當理由?

    寂靜了片刻後,  崔信皺著眉頭道:“疑心太重,  不可托付!”

    不可托付?

    剛開始有點懵,但隨即李善明白了,這是指崔小娘子呢!

    李善也無語了,咱們是在說正事好不好?

    無奈的笑了笑,李善看向崔信,“崔舍人,寒冬臘月,敵蹤驟現,如今身處險境,在下不得不慎之又慎。”

    “陣前對射……”

    “那能證明什麽?”李善嗤笑兩聲,“宜陽縣侯不會想說……是襄邑王、江夏郡公暗告突厥吧?”

    劉世讓嘴唇動了動,他的確是這麽想的。

    “崔舍人出身清河崔氏,在下雖無門楣,但也非無關輕重的卒子。”李善搖頭道:“更何況,道玄兄入駐雁門,不放一人出關。”

    “突厥是如何探知這等秘事的?”

    “宜陽縣侯想力證清白,些許言語是無用的,陣前對射那不過是小事。”

    李善緩緩起身,情真意切道:“某亦希望劉公能自證清白,雖多遭排擠,雖多樹強敵,雖可能朝中問罪,但劉公能秉持氣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