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八章 密議(下)(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400更新時間:2022-05-31 15:35:06

    這樣的建議……李世民側頭看了眼淩敬,後者很明白其中意味,搖頭道:“懷仁未在信中提及,不過苑君璋受招撫,麾下多有知曉曹船佗被突厥生擒之事。”

    “決計不可!”杜如晦朗聲道:“太子或能籠絡趙郡王、襄邑王這等方麵宗室大將,但殿下不行。”

    李世民微微點頭,宗室將領中, 李道玄、李神通都是自己的鐵杆,任城王李道宗先後在自己麾下參與柏壁之戰、洛陽虎牢關大戰,也頗有淵源。

    趙郡王李孝恭、襄邑王李神符向來中立,隻忠於陛下,甚至因為太子之位略略偏向東宮。

    而這兩位也是如今天下唐軍將領中最有實權的兩位。

    真正算得上東宮門下的隻有廬江王李瑗,這位……比李神通還要差勁,劉黑闥二度起兵, 棄洛州而逃的就是這位。

    為了平衡東宮、秦王府之間的勢力, 李淵或許能容忍太子招攬李神符甚至李孝恭,但決不允許本就在軍中有著無與倫比威望的李世民將這兩位收入麾下。

    長孫無忌幽幽道:“如此一來……明歲突厥再犯河東,陛下還會許殿下出河東嗎?”

    李世民的臉色愈發難看,這一點他也想到了。

    去年頡利可汗幾乎打穿了河東道,太子領大軍擊侵入關內道的突厥偏師,而自己要正麵對抗頡利可汗的突厥主力。

    如果再來這麽一遭,說不定太子能去河東轉一圈,以此撈到軍功,就算是自己出河東道……李神符這位代州總管卻是東宮麾下,史萬寶險些坑殺李道玄的故事未必不會重演。

    想到這兒,李世民咬著牙厲聲道:“決不許襄邑王留任!”

    淩敬在心裏微微歎息,李善難道真的能未卜先知?

    他對各人的反應、選擇,都做出了精準的判斷。

    一直沒開口的房玄齡輕聲道:“突厥大舉南犯,至少在明歲四月之後, 河東行軍總管理應裁撤。”

    淩敬補充道:“懷仁信中提及,宜陽縣侯守馬邑, 最恐襄邑王……”

    李世民點頭讚同,“襄邑王叔與劉世讓仇怨最深,劉世讓不能調, 那隻能委屈襄邑王叔了。”

    “殿下的意思是……”長孫無忌聽出了不同的意味,“並州總管?”

    理論上,並州總管是不能直接控製雁門關的,但河東道行軍總管可以。

    房玄齡、淩敬的意思是一定要撤銷河東道行軍總管這個職務……不用考慮搶到手,無論是陛下還是東宮都決不允許秦王一脈的人得手。

    但李世民想把事情做絕了,直接將襄邑王李神符從河東道驅逐,連並州總管這個位置都不留下來。

    杜如晦向來明斷,此時卻有些猶豫,“殿下,以曹船佗一事發難?”

    李世民視線遊移不定,雖然下了決心,但如何行事卻是個問題。

    房玄齡低聲道:“若東宮真的籠絡襄邑王,若殿下以此發難,隻怕……”

    東宮和天策府之間的矛盾早就公開化了,一直沒有激化,主要在於雙方一直彼此忌憚,再加上李淵毫不掩飾的偏袒……但如果李世民以曹船佗一事發難,那矛盾很可能會迅速激化,奪嫡會很快陷入白熱化,局勢很可能會失去控製。

    對比原時空, 現在的李世民的局勢要好得多,雖然李淵依舊偏袒東宮,但太子未有平定山東之功,導致東宮勢力沒有得到極大的擴張,也導致太子李建成的威望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