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朝中議事(下)(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842更新時間:2022-09-27 08:19:48

    拉的長長的隊伍由東而來,溫彥博掀開車簾,遠遠眺望,霸橋邊垂柳依舊,原本以為隻是去簽訂盟約,卻沒想到卻拖了這麽久。

    半個多月前,溫彥博就準備動身了,李善也沒有挽留的意思,但顧集鎮那邊雖然人手勉強夠用,但張士貴身為天策府大將,卻有點壓不住那些世家子弟。

    雖然張士貴本人也不是寒門出身,曾祖、祖父、父親陸續出仕北魏、北齊、前隋,但這在世家門閥最為聚集的河東卻算不了什麽。

    關鍵還是張士貴心有傲氣,又是以軍法管束民夫……那些剛剛從草原歸來的難民倒是無所謂,但世家子弟卻大都不爽利,而難民中在溫邦之後又冒出了幾個世家子弟,導致局勢出現了變化。

    關於這一切,李善很利索的不管不顧,直截了當的將問題全都丟給了還沒來得及離開的溫彥博……人都是你召來的,那就要負責到底啊。

    最終,溫彥博在顧集鎮待了大半個月,管束、調換人手,人都累的瘦了一圈,直到四月分才啟程,路上又接到李善的來信,為代州籌集木材、鹽茶等貨物,抵達長安已經是四月下旬了。

    可以這麽說,溫彥博不得不承認,李善在用人方麵很有一套,但更確認一點,這個青年是個撿到一塊石頭都想榨出油的貨。

    其實還真不是,不管是怎麽用人,還是用誰……李善都是遵循一個穿越者的觀點,能在曆史上留下名號的都是有點能耐的。

    張公瑾、蘇定方、馬周、薛萬徹、張仲堅、張士貴、溫彥博都是如此……既然有名義,那就不要留手,使勁兒壓榨吧。

    車隊過了霸橋,一路向西,不多時車隊一分為二,溫彥博徑直向長安進發,另一隊在數十親衛的護佑下向北行去。

    如今的日月潭在長安周邊已經是小有名氣了,除了幾樣細水長流的產業之外,東山寺已經成為長安一景,就連蜿蜒從各家門口流過的水渠也因為獨特的設計引人矚目……呃,這個時代,其實嶺南、江南的村落還沒有這種構造。

    那當然了,李善還是跟著老師飛刀時候在江南古鎮見過幾次……不過所謂的古鎮,也就是明清時期建造的。

    車隊入了莊子,在村西頭李宅外停下,得到通稟的朱氏一聽就眉頭大皺,不禁瞥了眼坐在對麵的長孫氏。

    早在李善還未名聲鵲起的時候,李客師一家就和李善相熟,後者被召入軍中征戰山東,李客師還特地遣派親衛護佑。

    之後李善一躍而起為天下知,長孫氏為其做媒,李善也投桃報李,讓初出仕的李楷在代州承擔重任……如今在代州總管府之下,李楷的分量相當的重。んτtρs://Μ.Lωxδ9.org

    原本李善隻是微末之身,都是朱氏登門拜會,但如今冊封郡王,長孫氏也經常來日月潭與朱氏敘談。

    長孫氏知道朱氏擔心什麽,低聲道:“懷仁不至於此。”

    “還未離京就囑咐了,都兩個月才送回來。”朱氏有點心神不寧,疾步走出屋子。

    長孫氏想了想沒跟出去,的確啊,兩個月才送回來……別是發現有了身孕才送回來吧?

    之前覺得無望與清河崔氏聯姻,而李善又幾次斷言暫時不定親,所以朱氏才會將周氏、小蠻送去代州,指望能誕下子嗣。

    但如今……弄瓦還好說,如果弄出個庶長子,崔信隻怕要大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