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次真不是我的錯(上)(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898更新時間:2022-09-27 08:19:50

    五月初三,天策府。

    不大的屋子內,淩敬手持一封信正在吟誦,李世民、杜如晦、房玄齡聚精會神的聽著。楽彣説蛧

    好一會兒後,淩敬才住了嘴,房玄齡端了一杯熱湯遞過來,向來端謹的杜如晦捋須笑道:“不料如此之速,正如殿下所言,邯鄲王實是國之幹城。”

    從三月中旬開始動工,到現在也不過兩個月不到,顧集鎮已然大致成型,張士貴在信中提及紅磚、泥漿對工程助益頗大,而且堅固耐用,隻要不缺糧草,水源不絕,僅憑突厥很難攻破這種寨堡。

    “克明……”淩敬將信遞給李世民,眉頭微蹙,“雖得陛下、殿下信重,但小兒輩……克明直呼即可。”

    房玄齡忍笑道:“難道克明兄還記當年懷仁壞東山寺一事?”

    李世民大笑道:“房公說笑了,克明公是那等心胸狹窄的人嗎?”

    杜如晦瞥了眼房玄齡,也忍不住露出個笑容,兩人早在入秦王府之前就是至交,杜如晦更是得房玄齡讚譽“王佐之才”才得以名聲大盛,自然不會在意。

    “糧草不缺,水源不缺。”李世民再次看了看李善的這封信,“欲以八百騎兵,一千步卒駐守,與馬邑成掎角之勢。”

    “代州兵力充足,糧草充盈,永康縣公已在路上,還攜帶五千江淮精兵。”杜如晦分析道:“除非頡利可汗舉國來攻……”

    “絕不可能。”淩敬搖頭道:“即使頡利可汗率大軍來攻,朔州馬邑顧集鎮兩地,劉世讓、張士貴均非平庸之輩,突厥一時難以破城,糧草不濟,傷亡慘重,隻會便宜了突利可汗。”

    “也正是因為突利可汗一事,懷仁才會在顧集鎮建寨。”杜如晦點頭道:“前後相連,環環相扣。”

    房玄齡補充道:“永康縣公擅用兵,坐鎮雁門,必失朔州不失。”

    “懷仁倒是有自知之明。”淩敬嗤笑道:“雖說屢屢立功,也曾上陣,但論領兵擇機……”

    “淩公太過苛刻。”李世民笑道:“懷仁至今尚未加冠呢。”

    李善本人並不擅用兵,對軍中事務、戰場走向也隻是以大勢論之,不能親掌,這是李世民等人都知曉的。

    但淩敬覺得李善是在藏拙,畢竟這廝的略懂略懂的先例太多了……更關鍵的是直接對標,很多人都覺得李善和李世民有點像。

    同樣是尚未加冠之時,就屢立大功,力挽狂瀾,雖然李善懷仁舉義,處事溫和,但到了關鍵時刻,從來不避人後,鋒芒畢露,和李世民的確有相似之處。

    而且他們也知曉,在與父親的關係中,李善和李世民也有相似之處。

    但在淩敬想來,秦王李世民能在軍中有如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在於其親自領兵,甚至隻身犯險的屢次作死……李善如此藏拙,無非是不想搶了李世民的風頭。

    這種心理狀態非常微妙。

    但可惜這次淩敬猜錯了,李善真的沒有藏拙,而且張公瑾、張士貴都在密信中或有意或無意的提到了這一點。

    “按照路程算,如今永康縣公應該快抵達陝東道,不知是走飛狐口還是太行徑。”房玄齡隨口道:“若是飛狐口,約莫要遲幾日,但無論如何,五月中旬,懷仁應該回長安了。”

    走飛狐口,那就是走河北這條路,再從定州飛狐口入蔚州,轉而南下抵達代州,走太行徑那就是直接入河東,不過前一條路能走水路,後一條路大都是步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