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四十三章 追擊(下)(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198更新時間:2022-10-21 07:48:39

    冷兵器時代,騎兵對陣,追殺總是最容易的,殺傷力最強的,自身折損最小的,戰果也是最大的。

    在追擊過程中,其實雙方各有優勢,突厥騎術高明,而且能四散奔逃,逃亡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但如此一來,沒了建製,突厥就無法和唐軍交鋒,而唐軍戰力強勁,數百騎兵,足以擊破千餘,甚至數千騎兵。

    所以,現在關鍵是,不能讓突厥從容聚集起來,必須將其驅趕打散,而突厥沒有明確目的性的四散也讓唐軍失去明顯的追殺路線,這也是蘇定方建議分兵的主要原因。

    但大體的路線是清晰的,最有可能聚集兵力的是頡利可汗,而這位一定是往西北方向逃竄,試圖越過長城,逃回五原郡。

    隻是李善沒想到會這麽輕鬆。

    突厥人精於馬術,最擅散聚,但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組織起來,更關鍵的是草原部落不能和中原相比,始終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拚死斷後這種事基本上是不會出現的。

    被李楷身邊親衛層層包裹起來的李善都有點不耐煩了,一路上視線之內,各個方向都有突厥騎兵,但一見到唐軍旗幟,無不擇路而逃。

    李善向左右兩側眺望,雖然看不見,但知道兩側均有唐軍騎兵齊頭並進,一旦有突厥兵大規模聚集,就以斥候、號角聯絡。

    六千騎兵追擊,共分為四路,每路千餘騎兵。

    張寶相、薛萬均衝陣犀利無雙,為第一隊,蘇定方、張仲堅與李善、李楷在後為第二隊,兩隊約莫處於中路,一旦交戰時長,兩隊合力破陣,若是小股敵軍,一隊破敵,一隊繞行。

    適才就是張寶相、薛萬均那一隊擊潰千餘突厥,將其驅散,蘇定方率兵繞行,繼續向北追擊。

    劉世讓、薛萬徹在左側,張公瑾、張士貴在右,齊頭並進,領軍將校,李善隻留下了李淵幾個月前欽點的朔州司馬秦武通。

    繞過一片樹林,李善眼睛一亮,呼和一聲,接過李楷遞來的望遠鏡看了幾眼,舔了舔發幹的嘴唇,“總算有些收獲!”

    前方遠處聚集了約莫三千多突厥騎兵,能聚集這麽多兵力,為首者要麽是頡利可汗麾下大將,要麽是大部落的頭領,無論是哪一種,都證明很有分量。

    眼見來襲的唐軍,突厥兵一陣騷亂,但卻沒有徑直逃竄,而是向左右展開隊列,看到這一幕,李善更是興奮,趨馬加速,手中馬槊高舉,一旁的李楷被甩下,隻能讓郭樸率親衛跟上去。

    一方在撤兵之前遭敵軍突襲,士氣大落,又遭敵騎追擊,另一方窮追猛打,不肯罷休,士氣高昂。

    幾乎沒有懸念,遠遠就是一波弩箭灑下,張仲堅率先衝陣,一擊鑿穿薄弱的突厥中軍,蘇定方隨後率全軍壓上,斜向殺入突厥陣中。

    其實在原野上交戰,突厥往往依仗騎兵之利遠遠吊著,以弓箭殺傷敵兵,等對方忍受不了或者陣型出現鬆動之後,才會選擇正麵交鋒。

    但這些年裏,甚至在前隋時期,中原大軍出征,雖然也依仗裝備精良的重騎兵之利,但總的來說還是要靠車陣先守而後攻。

    而李善在代州這一年完全改變了這種作戰模式,對陣突厥,從來是以騎對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