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2章 在粒子上集成電路!(2/2)

作者:紫蘇葉子蘇字數:7266更新時間:2019-10-03 16:38:48

    他看過用RIS-V設計出的各種參數,並親自編寫了幾條指令,總覺得這種架構不適合中子星科技的整體思路。

    “應該是設計方麵出了問題!”剛剛加入公司不久,擔任微觀集成部處理器設計師的馮英傑有些頭疼的道。

    他看上去是一位斯斯文文的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帶著金絲眼鏡,理著寸頭,不過鬢邊有很明顯的白發,曾是因特爾的芯片設計師,回國後立刻就收到了中子星科技的邀請函。

    與他同時加入微觀集成部的,還有三位。

    分別是剛畢業與浙大微電子學的蔣振威,今年5歲,是微電子學領域傳感器芯片的頂級才,兩年前以第一署名發表過一篇關於傳感器芯片的論文,收到了國外四家半導體巨頭的ffer。

    苗佩,半導體領域少見的女性,今年9歲,身材不是很高,看上去有些矮胖,留著齊耳短發,有一雙看人很凶狠的丹鳳眼,來中子星科技前是AR的架構師。

    最後一位叫錢書豪,也是剛畢業的學生,來自長安電子科技大學,一位儲存器電路方麵的頂級才,今年隻有歲,有些瘦弱,接到中子星科技的邀請之後立刻拒絕了三星的ffer。

    他整個人看上去有一種呆愣愣的感覺,像是隨時隨地都在思考問題,雙眼有些無神。

    這幾位都是人事部武婉柔親自麵試後才推薦給鍾子星的,鍾子星也對他們進行了多次測試,都是才人物毫無疑問。

    “我們編寫的指令也存在缺陷,不全是設計的問題。”李賢林教授問題結症攬了下來。

    微觀集成部剛剛成立,招收到的人並不多,秉承著隻要精英的原則,目前隻收到0個人。

    這三十位精英在半個月內連夜修改了RIS-V開源架構的部分內容,空缺出指令集的部分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微觀集成部的成立,是為中子星科技集團提供半導體領域的設計方案,因為公司暫時還沒有成立極限精密部,所以要把設計出來的各類芯片交給其他公司代工。

    其本身上承信息技術部的指令、下接極限精密部的精度工業,是一個重要的關聯部門,類似於華維技術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海思半導體。

    所謂微觀集成,就是無限微觀上集成各種電路。

    從微米、納米兩種現今的芯片製程長度單位,再到皮米、飛米、阿米、仄米、幺米等等無限微觀之下的長度單位。

    極限精密部的使命,就是在最的粒子上集成最多的電路。

    如果物質起源部能在材料上做出突破,讓微觀集成部在一些微觀材料上設計集成處理器、傳感器、能量場、武器裝置,再讓極限精密部加工成型的宇宙探測器,會不會有“三體水滴”的效果,甚至更強?

    有這種精度,納米機器人、皮米機器人都不再是幻想。

    當然,這些目前隻存在假想之中,整個部門都才成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