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7章 極限精密部!(2/2)

作者:紫蘇葉子蘇字數:7816更新時間:2019-10-05 16:12:42

    “沒辦法的,如果隻是兩種電路設計在一起問題確實不大,可是製程方麵未必能達標,我們國內的頂級製程目前隻有90納米,單獨設計與集合設計會在性能上存在顯著的區別。”馮英傑也思考的滿頭大汗。

    芯片代工巨頭抬積電也是世界頂級製程納米,正在朝8、納米進發,可中子星科技目前隻想交給中芯國際來代工,因為抬積電本身也被資本製約著。

    “先拆開設計吧,不用再猶豫了……”

    鍾子星當然知道設計在一起更好,畢竟隻要計算機在運行,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

    所以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

    如果設計在一起,就省下了傳遞這個步驟,性能突飛猛進。

    “那有沒有可能一塊芯片分為上下兩層,把處理與儲存兩方用這種方法聯係起來?”錢書豪再次提出意見。

    這個想法不僅讓馮英傑眼睛一亮,連苗佩和蔣振威兩人都覺得可行。

    “我早就想到過這種設計方案……”鍾子星略感頭疼道:“可是在封裝上怎麽辦,處理芯片和儲存芯片都要分開。”

    “那就不用糾結了,等到以後我們自研所有半導體設備,提高製程,才能把集成一切電路的雙子星超級架構給完美的發揮出來!”

    談論中,鍾子星再次否定了把幾種電路設計在一起方案,選擇這些電路分開,製成單獨的芯片。

    並非單獨設計不好,而是見識到雙子星那讓人震撼的架構後,所有人都想把他實現出現。

    當然,拆分出來單獨設計,意味著製程能夠跟上,能達到現階段的一流性能。

    “仙女座,把設計圖傳給極限精密部,讓他們先流兩片出來試試。”

    鍾子星發完指令,趕緊起身和微觀集成部的幾位負責人走向中子戰星的極限精密實驗室。

    這個新成立的部門人員已經在這兩個月內陸續就位,大多數都是國內頂尖大學工業工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共有000人。

    一行五人從辦公樓的弧形廊道向中子戰星前進。

    雖然麵積巨大,但是大家乘坐的不是平衡車,就是自動傳送帶,幾分鍾就到了工業實驗室前。

    “徐老師,設計圖收到了嗎?”一進門,鍾子星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你來了……”

    正在擺弄各類芯片製造設備的幾十位技術人員紛紛轉過頭,其中一位看起來像領隊的四十多歲中年精壯男子一臉笑容,露出幾顆雪白的牙齒。

    徐誌海,哈工大工業工程專業的一位教授,也是國家工程院的院士,幾年前在清華講過一堂課,鍾子星當時剛好去聽過。

    更傳奇的是,他曾經參與過長征一二號火箭內部精密儀器的設計,之後,又轉向國內第一批光刻機這兩樣無關聯的工業體係設備。

    當聽到中子星科技要把全公司盈利一半以上砸進光刻機的研發時,這位教授毫不猶豫的帶隊趕了過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