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州亂起(1/2)

作者:七月尋芳字數:5350更新時間:2022-01-29 08:10:42

    宗澤的一生非常傳奇,他出生貧寒,通過科舉考取功名,以進士入仕。年到六旬時,因為金國犯宋,他投筆從戎,再次出仕。

    他早年的經曆和大宋其他文官一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在官場打熬資曆。隻是北宋末年朝政被奸臣貪官所把持,誌在經世濟民的宗澤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始終難以得到重用。宗澤曾經自嘲:“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宣和元年(1119年),年至六十歲的宗澤因事被貶,遂上表引退,告老還鄉。如果沒有後來的靖康之難,宗澤的一生就這樣平淡的畫上了句號。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山河破碎之際,宗澤臨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當時太原失守,出任兩河地區的官員都借故不到任。而宗澤接到任命的當日就騎馬上路,同行的隻有十幾個老弱士兵。宗澤上任後,修繕城牆,招募義勇。更是在數千金國鐵騎攻打磁州時,平生未經刀兵的他,披上鎧甲,拔出長劍,親自登城指揮戰鬥,最終擊敗了這支金軍。

    這一戰是金宋交戰以來,宋軍第一次取得勝利。金兵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一時間朝野振奮,極大的鼓舞了北方軍民的抗金鬥誌。之後宗澤愈戰愈勇,打得金兵聞風喪膽,稱他為“宗爺爺”。

    同年十一月,康王趙構奉命再次出使金營,經過磁州時,宗澤果斷將趙構留下。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由於宗澤的這次勸阻,才為大宋的延續留下了血脈。

    同年十二月,金兵二次圍攻東京汴梁,宋欽宗趙桓任命趙構為兵馬大元帥,宗澤、汪伯彥為副元帥,令他們率河北兵馬救援京師。趙構、汪伯彥根本不敢和金兵正麵交鋒,先是移兵停留在北京大名府,隨後又轉移到山東東平府。宗澤帶兵勤王,一路血戰打到開德,和金軍十三戰皆勝。可他手中的兵馬太少,而趙構始終沒有帶領大軍支援,他隻能繼續孤軍奮戰。

    靖康二年初(1127年),汴梁城破,被洗劫一空。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朝臣等三千餘人都成了金兵俘虜被押解北上,史稱“靖康之恥”!宗澤得知消息後,立即到處去信,遊說眾將在金兵班師回朝的途中進行阻截,奪回徽、欽二帝。可是宗澤的計劃得不到趙構等人的支持,眾將都笑他的瘋狂,勤王之兵無一到達。同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不久之後,宋高宗從應天府逃到揚州。

    金兵退去後,汴梁淪為一片廢墟。宋高宗任命宗澤為東京留守、知開封府,由他全權主持北方的抗金工作。這份委任聽起來權限很高,可朝廷並沒有調撥軍隊給宗澤,而是讓他自行解決。宗澤一方麵收攏各路“勤王”的軍隊,一方麵招納中原的抗金義軍。王善、丁進、王再興、李貴、楊進等許多義軍首領,都投到宗澤的麾下。嶽飛也是在此時獲得宗澤賞識,開始崛起的。在宗澤的組織下,開封周圍很快集結起百萬大軍。

    在任東京留守期間,宗澤多次上奏,請求宋高宗還都東京,並製定了收複中原的戰略,可宋高宗卻置若罔聞。其中的理由並不複雜,總結起來無非三點:

    第一,迎回徽、欽二帝後,誰做皇帝?

    第二,能否真得擊敗金國,宋高宗以及滿朝文武並無信心。萬一失敗,前車之鑒可曆曆在目。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宗澤並非宋高宗的心腹,宗澤麾下的軍隊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宋高宗身邊的軍隊人數。那些義軍將領隻聽命於宗澤,而不是聽命於朝廷。

    百萬抗金義軍,看似抗金形勢大好,可沒有朝廷的支持,又能維係多久呢?

    宋軍的後勤是通過朝廷來籌集的,義軍的後勤則是需要自己解決。南宋朝廷籌集到糧草後,應該先滿足誰的需求?

    肯定是優先供給宋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