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章:與聖賢同在(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262更新時間:2022-01-05 08:18:08

    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

    “堀方千七百二丈,郛方七七裏。以為天下之大湊?”智瑤看著已經破敗的城池,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周公旦。

    周王室東遷之後選址築王城,周公旦就選擇在了丘兆的南郊,它是在大河以南、彀水之北。

    這是兩麵山脈的中間,北邊、南邊有連綿大山脈和東邊也有群山,算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中間又有一大片平原,再有大河和彀水的關係,十分適合開戰農耕,著實難怪周公旦會選這麽一個地方來築王城了。

    事實上,整個“洛邑”分成了兩個部分,以河流為界,東麵是王城,西邊則是“成周”。

    王城當然是周天子以及公卿、貴族、國人生活的城池;而“成周”則是有太廟、宗廟(文王廟)、考宮(武王廟)等廟。

    智瑤進入的城池就是王城,僅是在城外就能看待城牆看上去非常破舊,進入城內則是更能感受到周王室的衰敗了。

    時間走到了公元前501年,距離周平王遷都已經有兩百七十年,周室東遷之後不久便對天下諸侯失去了管控能力,越是到後麵姬周的臉麵就越維持不住,再有太多任的周天子好幾次下注錯誤,導致周王室的麵子在諸侯那邊是越來越不管用了。

    “此些人比之我家大大不如。”智瑤說道。

    王城內的國人不光看上去麵有菜色,大多數人身上的衣服也是處處補丁。他們的精神狀態看上去大多頹廢,一點沒有自己祖先的意氣風發。

    周王室國人的牛逼簡直是傳遍列國,不但造了周天子的反,成功驅趕走了周天子,還有將周天子逼債逼得躲在章台不敢下來的記錄。

    國人驅逐周天子創造了“與民爭利”的典故;周天子躲債則是創造了“債台高築”的成語。算是姬周給諸夏文化的貢獻之一吧。

    智瑤說周王室的國人比老智家的屬民更慘很有根據,老智家的自由民未必能吃飽穿暖,但是至少精神上有盼頭,不像周王室國人看上去雙眼麻木到像是行屍走肉一般。

    堂堂王城裏麵的建築物看上去都很老久,城池出入口的道路更是坑坑窪窪,還不足夠說明周王室真的衰敗,並且連周王室自己都放棄治療了嗎?

    但凡周王室還想奮起,沒有修葺城牆的財帛,修補道路也就是費人工運來泥土的事,不至於讓主要道路坑坑窪窪的。

    隻是吧?可能是周室國人以往“戰績”太輝煌的關係,他們可是把不遵從天子號令當成了榮耀,以至於周王室少有的幾次征召國人納賦,好好的天子之師比一些小國的軍隊看上去更加像是烏合之眾。

    老智家在“洛邑”有產業,說白了就是向周王室公卿租下地皮,自個兒蓋房子做買賣來賺“天下人”的財帛。

    晉國的趙氏善於放牧,韓氏善製弓矢,魏氏善製兵甲,範氏善製陶,同樣出自荀氏的中行氏和智氏則是善紡織。

    每一個卿位家族都有所長,做買賣當然也就專注於拿手的產品,基本上也把持著那些行業,老智家在“洛邑”的店鋪當然就是賣布匹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