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章:建立權威(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994更新時間:2022-01-05 08:18:17

    智瑤在離開“新田”之前做了很多準備。

    首先,一個名單被列了出來,位列其中的人大多數是智瑤所選擇班底的父輩,有大概三成則是班底中二十來歲的小夥子。

    他們就是智瑤在清理掉一批人之後,要補充到各個職位的人選。

    現在是春秋時代嘛,官職什麽的其實很少,不是國家單位的話,一般就是各種的“皂”和“胥”了,前者是小吏,後者是官。

    智瑤沒有對“邑宰”這個官職下手,主要是他年紀真的還小,哪怕有所伸手也要掌握分寸,真的對“邑宰”這種城主官職伸手的話,很大程度上會演變得到了過猶不及的程度。

    事實上就是那樣,自己不懂體麵,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幫忙給予體麵。所以了,做什麽都要掌握“適可而止”的道理!

    大冬天出遠門相當麻煩。

    在這個冬天的晉國卻是每個家族都非常忙碌,一個個忙著發出征召令,進行戰爭的物資也要趕緊備妥。

    智瑤花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才抵達“黃父”,他到了地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管軍權。

    在“黃父”有一個“師”的智氏私軍早早集結待命,軍隊並沒有選擇城內安頓,位於城郊之外選了個地方駐紮。

    大地一片銀裝,各種樹木的枝葉之上也是覆著一層白雪,使得大多數景物一眼看去除了灰就是白,極難看到其餘的顏色。

    冬天召集大軍比較不合適,非必要根本沒有家族會幹,除了氣溫寒冷容易讓將士們患病之外,每日耗費的物資也遠比其它季節的時候多。

    對於智氏來說,很值得慶幸的是去年沒有進行征召,不管是附庸貴族還是“士”和“徒”的賦額並沒有繳納,得到召喚的他們要自己帶上武裝以及糧秣等一應資源前來聽候調遣。

    在“羨”這個級別上,他們平時是亦兵亦農的角色,應征之後肯定是由主人來進行武裝,後勤輜重也是由主人來提供保障。

    其實對於附庸貴族以及“士”、“徒”來說,比起交稅他們更願意納賦。

    交稅就是將財帛或是糧食、布匹等其它資源上繳給主人,等於說交了也就交了,反正不會有什麽“返稅”這回事。

    納賦不一樣,他們耗費了多少資源都是用在自己身上,前往征戰還能有所收獲,說不定非但沒有虧還能賺,能夠得到階級上的晉升就更美滋滋了。

    所以是怎麽回事?也就是沒有得到征召的話,附庸貴族、“士”和“徒”需要交稅,得到召喚則是納賦(用西方的說法叫納血稅)。

    智瑤見了各級的“士(基層軍官)”和“旅帥(旅長)”、“帥(師長)”,少不得“本家武(私軍教官)”和、“司戈盾”、“司兵”、“司常”、“司鼓”、“司弓矢”、“貳車”、“校正”都要見一見。

    “司戈盾”負責管理軍隊的甲胄。戈和盾牌。

    “司兵”負責為缺乏兵源的建製補充士兵。

    “司常”則是負責保管戰旗。

    “司鼓”管理各種戰鼓與金器(這裏所謂的金器,指的是退兵時敲擊的青銅罄)。

    “司弓矢”保管以及保養各種不同張力的弓和各種種類的箭矢。

    “貳車”就是管理戰車的人,平時則是進行保養與修葺。

    “校正”屬於比“本家武”級別更高的教官,尤其還有參謀權限,一般戰時也是他們執行和監督將領的臨場變陣命令。由於有臨戰督陣的權限,他本身還有自己的親衛隊。

    智瑤手裏除了有自己要頂替各級職位的名單,還有得自智躒的一份需要清理人員的名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