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章:智氏需入場(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5046更新時間:2022-01-05 08:18:20

    智瑤的印象中……也就是曆史上的一些史料記載,記錄了三家分晉之後韓國的現狀,打從一開始韓國就得到趙國和魏氏的一再幫助,要不然韓氏能不能保存國祚都是一個未知數。

    後來什麽情況?韓氏雄起了一把將鄭國滅掉,隨後即便有申不害在韓國變法,打從事實上也沒有能夠改變韓國半死不活的現狀。等到魏國徹底飄了,三晉不再精誠團結,韓國幹脆就是一直在滅國的邊沿來回蕩悠。

    智徐吾很急切地想回去“新田”,主要是避免“新田”那邊有族人頭腦發昏,鼓動智躒站在範氏與中行氏一邊參戰。

    “叔父此去珍重。”智瑤對於族中助力肯定會保持尊重的囉。

    智徐吾已經將智瑤視作智氏崛起的希望,不會像對待尋常晚輩那般隨意,回禮說道:“靜待佳音罷。”

    所以,他回“新田”是跟智瑤商議的結果。

    中行氏依靠伏擊打敗了韓氏,攻克“楊”之後大軍進逼“趙”城,看上去好像形勢很有利?

    實際的情況是韓氏並沒有遭受多麽大的重創,折損戰鬥力也就一兩個“旅”的樣子,還有一個整編“師”和三個“旅”的兵力呢。

    “上軍將為何兵逼‘趙都’,非是北上增援範氏,抑或兵臨‘國都’城下?”子貢感到十足的不理解。

    是吧?發動叛亂的季孫氏家臣公山不狃都知道扛下一波之後,想要絕地求生就必須帶兵威逼魯國都城“曲阜”,迫使魯君宋罷止平亂。

    中行寅明明已經打通了道路,上策就是跟範氏夾擊魏氏,消滅魏氏的私軍之後,再去威脅“趙”城,或是爭取把“新田”控製住,怎麽都比逼退韓氏私軍就直接撲向“趙”城妥當。

    偏偏中行寅選了一個下策之中的下策!

    智瑤很努力地換位思考,一下子摸清了中行寅的思路了。

    一旦把“趙”城圍困住,也許能逼趙鞅從“邯鄲”撤軍,邯鄲趙的危急解除代表著中行氏和範氏亮肌肉成功,接下來就能向表現出兩麵三刀性情的國君進行討價還價了。

    “中行寅和士吉射完全錯估了國君的險惡用心,以及趙鞅滅掉邯鄲趙的決心了。”智瑤並不覺得中行寅很蠢。

    人隻要在呼吸就擁有無數的可能,一件事情的發展也會有很多種方向,以自己的認知和思維去猜測最大的可能性而已。

    士吉射和中行寅錯就錯在到現如今的地步還沒有認清局勢,以為範氏和中行氏那麽強大,國君以及趙鞅、韓不信、魏侈舍不得打破壇壇罐罐,進行一場真正你死我活的內戰。

    “公孫以為中軍佐會否退兵?”子貢問道。

    暫時沒有統兵進行過戰爭的智瑤對怎麽用兵還在學習階段,能夠了解到一些信息,對於局勢則是能夠有自己的判斷。

    智瑤說道:“‘趙都’乃堅城,中軍佐豈會退兵?再則,君上必使我家參戰,催促眾家再續增兵,不使上軍將攻克‘趙都’,再行威脅‘新田’之事。”

    自從發生“下宮之難”後的趙氏一直有被害妄想症,搞得趙氏每每築一座城都會非常用心打造防禦工事。

    “趙”城是趙氏的宗廟所在,趙武在世時就一再加高加厚“趙”城的城牆,後來更是經過趙成和趙鞅兩代人的經營,中原地區除了鄭國的都城“新鄭”之外,真的沒有任何人敢說自家的城池比“趙”城的防禦更完善了。

    中行寅不知道想要攻克“趙”城的難度嗎?他一定知道,並且也沒有打算死磕“趙”城,玩的是一種心理戰術。

    如果中行氏真的想死磕“趙”城,不死傷上幾萬人,耗時四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賣力經營“趙”城的趙氏就算是三代人白忙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