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章:智瑤又搶了別人的成就(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5020更新時間:2022-01-13 08:03:29

    儒學在創建之初可能不適合於大爭之世,要一無是處就會很過份了!

    根據智瑤的所知,不止孔子是一個很能打的人,他的眾多弟子也能操家夥上陣,也就是暫時沒有“成型”的儒學才不是宋、明、清時期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模樣。

    另外一點,西漢的漢明帝開開始大肆重用儒學門徒的前後,儒家很多派別的門徒不止光讀書,還有學習武技,五穀雜糧基本上也能分得清楚。

    儒學演變成了儒家,門徒的質量才開始出現斷崖式的下跌,搞到有一兩個達成什麽成就的儒家門徒就需要拿出來死命吹。

    本著越是稀少才需要特別鼓吹的世間真理,純粹證明更多的儒家門徒就是廢物罷了。

    等到儒家又演變成為儒教,講實話“儒”已經成為一種負擔,不再存在多少正麵價值了。

    “那些才不是孔子該背的鍋,完全是曆朝曆代那些具有‘注經’資格的大儒搞出來的。不能因為儒學最後演變成儒教而去認為孔子就是個王八蛋呀!”智瑤太清楚這一點了。

    那個“注經”是什麽玩意?就是對一些儒學的典籍擁有教導權和解釋權的權利,非“大儒”無以持有。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則是不免會有利益爭奪,掌握了話語權的利益既得者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得以長地久,他們肯定會對規則進行修改,逐漸讓一切都變了樣。

    “祖,瑤請往‘黎②’。”智瑤在某主動找到智躒,提出了這樣的請求。

    這個“黎②”在太行山以西,一個很靠近“壺口”的位置。

    晉國的內戰還沒有徹底結束,屬於範氏、中行氏、邯鄲氏以及一些在戰火中消失的中貴族,他們的大量城邑遭到重新劃分。

    智氏在這一次內戰中的損失不大,獲利方麵則是很多,包括接收了範氏在中北部和的所有城邑,以及中行氏在中部的所有城邑;在晉國的西部,智氏也獲得了範氏在河西的一部分城邑,屬於中行氏的伊洛之地則是進行了全麵的接管。

    僅以“開疆擴土”來算,一波內戰之後智氏在地盤上的擴張最為迅猛,比較現實的是獲得的地盤都不是經過良好開發的地方。

    更多農耕早就開墾完善的地盤被趙氏和魏氏瓜分,作為趙氏老弟的韓氏跟著獲得了一些好處。

    得到好處比較少的韓氏有怨言嗎?他們在內戰中折損進去了將近兩個“師”,新增的城邑卻是現存卿位家族中最少,礙於內戰中表現不佳的關係,有怨言也隻是自家關起門來一。

    大戰暫時沒有了,各家接管城邑還是存在一些抵抗,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讓晉國重新安穩下來。

    “宋、鄭、衛、魯先後叛我,諸侯會盟大軍盤踞在河南地。”智躒覺得內亂未平,外敵又來,有點心力交瘁了。

    是呀,晉國的霸權地位本來就搖搖欲墜,中原列國老早擺出一副“苦晉久矣”的模樣。

    再有晉國爆發內戰,諸侯看到擺脫晉國的機會來臨,他們怎麽可能不抓住機會呢?

    這一次還是齊國擔任發起人,他們先後邀請了鄭國、宋國和衛國幹涉晉國內戰,鄭國毫不猶豫就響應,宋國和衛國、魯國則是遲疑了一年多才答應齊國的會盟邀請。

    智躒道:“各地反抗不斷,趙氏、魏氏、韓氏無兵可出也。”

    智瑤道:“如此,中軍佐仍舊不改滅亡範氏、中行氏之誌?”

    到這個智躒就來氣!

    明明士吉射和中行寅已經認輸,接受範氏和中行氏被削弱的命運,問題是趙鞅要完完全全將範氏和中行氏打死,不但讓範氏和中行氏各城邑堅決抵抗,還給了國外幹涉的機會。

    當前中行寅和士吉射在衛國,他們已經跟齊君杵臼派來的人接洽,一個偌大的反晉聯盟眼看就要成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