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章:智氏與趙氏的初次聯動(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648更新時間:2022-01-13 08:03:33

    在“沫”爆發的戰爭已經不能單純用膠著來形容,發展成了一種彼此損失慘重的爛仗。

    智瑤先確定一些事情,比如趙鞅麾下還有多少有效戰力,敵軍的有效戰力又是多少,雙方的駐營情況,諸侯還會不會繼續增兵等等。

    “斥候回報,大河南岸並無大股敵軍,鄭軍因國中城邑淪陷之多撤離。”

    那麽,續宋軍和衛軍退出交戰序列之後,聯軍就是又少了一個鄭軍,剩下齊軍、魯軍和範氏、中行。

    智瑤道:“如此來,敵軍之數不過五萬餘?”

    答案很是顯而易見,聯軍不止是在“沫”這邊用兵,還有齊軍和魯軍在一起攻打趙氏的城邑,也有鄭軍在襲擾智氏的城邑。

    所以,晉國的內戰不僅越牽扯越廣,慢慢已經演變成了一種被多國從幾個方向圍攻的狀態,齊軍參加“沫之戰”的部隊部隊,魯國則是國力弱出動不了太多軍隊,五萬多兵力裏麵其實是範氏和中行氏占了多數。

    智氏遭到鄭軍襲擾的城邑在伊洛之地,事態方麵並不是太嚴重。

    伊洛之地靠近鄭國的區域多山,隻需要卡住一些要道便成阻擋住敵軍,哪怕有敵軍從一些路繞道,數量方麵先不提,敵軍該怎麽維持後勤供應會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鄭國君臣頭腦清醒,他們頂多就是派出股部隊襲擾,不可能集結大軍在那片區域跟晉軍酣戰。

    目前負責駐守伊洛之地的主將是輔果,統率一個輔氏的“旅”和智氏大宗的三個“旅”,另有智氏一些附庸的兩個“旅”,總兵力就是一“師”一“旅”的一百二十乘戰車以及九千步兵。

    “我家出戰之兵足有三萬餘。”智瑤猛然間發現在現階段自家用兵數量是晉國各家族中的最多。

    智徐吾聽了有點不明所以,道:“趙氏兩‘師’之數被困於‘沫’。”

    兩年的時間裏,趙氏前前後後投入約一個“軍”又兩個“師”的兵力參戰,折損掉約四個“師”的兵力,怎麽都算是損失慘重;魏氏則是先後出動一個“軍”又一個“師”的兵力,折損掉三個“師”左右的兵力;韓氏在三家同盟中投入的兵力最少,一共也就三個“師”的兵力,折損約一個“師”。

    這些折損當然不是全部死亡,除了陣亡的士兵之外,還有被俘以及殘廢、失蹤。

    慘則是範氏和中行氏最慘,他們合起來折損的兵力至少有三個“軍”之多,除開交戰中的損失之外,便是城邑歸屬變更倒是原屬於範氏或中行氏的私軍變成其他家族的了。

    最後參戰的智氏,折損的兵力約是一個“師”又一個“旅”,戰果則是打崩了諸侯聯軍又入侵鄭國占領多座城邑。

    智氏參戰的時間最晚,損失卻是比韓氏還多,其實並不是什麽壞事,甚至可以是一件好事。

    某,姑布子卿急匆匆來找到智瑤,不太好是緊張還是興奮,急促聲道:“公孫,出兵罷!”

    因為要去“沫”占便宜的關係,智瑤不可能對“沫”的戰局不關注,派出的斥候每都在傳回消息。

    那邊的戰況是趙鞅在一部分營寨被攻破之後進行突圍,諸侯聯軍以及叛軍對趙鞅所部進行追擊,雙方一逃一追正在往“共”進行移動。

    有那麽一件比較詭異的事情,智氏有三個“師”在“牧”這邊,敵軍卻是好像不知道那般。

    其實也不怎麽詭異,“牧”與“沫”的距離約有五十裏,敵軍的偵查範圍不超過三十裏很合情合理,再來是目前時代正處於交替階段,不定敵軍根本沒有外派斥候,不知道“牧”駐紮著智氏軍隊並不顯得離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