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3章 肝腦塗地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1/2)

作者:無語的命運字數:4022更新時間:2022-01-14 20:54:36

    被風給吹跑?

    帆船當然會被風給吹跑,隻不這個吹跑必須要在人的控製之中,這個時代大明的海商受限於導航技術等各方麵的原因,往往都是沿者海岸逐島航行,不敢去於陌生的水域。

    其實,歐洲人差不多也是這樣,相比於大明的海商,他們最大的長處恐怕就是繪製海圖和和逆風航行了。

    前者是因為他們把海圖繪製變成了一門學科,至於後者則是因為相較於西方船隻有多種風帆,能用三角縱帆、斜桁帆轉動來吃到側風,便可采之字航行於多風向的地方;而東方硬帆船的帆種單一,桅杆上就隻有掛上一麵由竹篾、草席或葦席織成的硬帆。因為帆種單一無法配合,不易吃到多方麵風。且中式帆船並沒有使用動滑輪,轉動操作沉重的硬帆甚為不便,航行時更倚賴風向固定的季風,年複一年的航行於固定路線。鄭成功收複台灣時就曾吃過這方麵的虧——荷蘭船“瑪麗亞號”逆風返回巴達維亞,而鄭軍船隊追之不及。

    不過,即便是西式帆船有著多帆配合的優勢,可是在一般情況下,他們也會避免逆風航行,畢竟,他們同樣依賴洋流導航。導航技術才是大航海時代最大的障礙,至於船啦、帆啦,反而是次要的。

    逆風的時候,萬一船被吹離了洋流,在海上迷航後代價就是必死無疑。對此施奕文壓根就不擔心。

    和過去一樣,出海一個時後,施奕文就會拿起了一個航海導航儀,就是個銅製的六分儀,不過這個六分儀,但它並不是航海用,而是超市貨架上放著的裝飾擺件,雖然可以操作,但刻度不夠精準,也就是勉強能用而已。不過即便是如此,也能夠滿足基本的需求。

    “公子爺,您這是在幹什麽?”

    第一次跟施奕文出海的甘輝問道。

    “這是六分儀,是用來測量緯度的,”

    施奕文笑道。

    “用它來測量太陽或其他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然後就能便迅速得算出所在位置的緯度,這樣就知道咱們在海上的位置了。”

    “就這樣就知道咱們在海上的位置?”

    詫異的瞧著那個六分儀,甘輝的臉上盡是詫異狀。

    “這隻是得到緯度,還要得到經度,這個經度是用表來測量的……”

    鍾表法測量經度,從伽利略提出,再到英國人哈裏森在18世紀中後期發生“航海鍾”,它的發明直接結束了大航海時代,為啥……從此之後,船長們再也不擔心自己會在海上迷航了,他們可以航行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並且準確的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

    施奕文沒有哈裏森發明的“航海鍾”,可是超市裏有一堆石英表、電子表,那些鍾表的精度不見得比哈裏森的“航海鍾”差多少。

    ……

    有了六分儀、指北針、圓規、直角尺,再加上一塊電子表,加上一張還算靠譜的世界地圖,那怕是沒有靠譜的航海圖,隻要能夠正確使用這些東西,施奕文相信自己在大海上就永遠不會迷航。

    至於正確實使用的方式,早就寫在高中課本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