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7章 殺雞給猴看(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1/2)

作者:無語的命運字數:4082更新時間:2022-01-14 20:54:37

    他們絕對是一群土壕!

    為什麽要加個土字。

    是因為人家真的是豪強,真的是有土有豪啊!

    這些人在會安經營多年,既然是早年間無一例外的都是海賊,現在雖然坐地當起了地主豪強,可本質上還是盤踞於此的豪強。

    這群豪強甚至就連同安南官府對他們也是忌憚三分,甚至任由他們“統治”著這座城市。

    而按郭懷一的法,像會安這樣的“商人自治”城市,還真有不少,基本上都是明商經營多年的據點。

    可為什麽那些據點最後沒有發展成為殖民地呢?

    僅僅隻是國家投入的力量不足嗎?

    無論是明代,還是清末,東南亞華僑之所以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讓西洋殖民者占了便宜,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鄉土之見導致的內鬥。

    套用那句最俗的話就是“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一個個的都想當話事人,都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實際上,鬥來鬥去他們連雞頭都算不上,頂多也就是魚肉而已,還是那種任人魚肉的板上之肉。

    就像馬來亞一樣,華僑在19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那邊多NB就連土王也不過隻是擺高,可華人公司內鬥不斷,內戰持續十幾年,最後一群華商跑到新加坡請求英國人出麵維持和平,英國人一插手,眾公司停戰了,好了,原本土霸王成了綿羊,就連城市也拱手相讓給了英國人。

    內鬥!

    這就是內鬥的結局。

    其實,在決定來會安買米的時候,施奕文抱著的就是做生意的態度,可是現在麵對的會安的局麵,卻不得不讓他另作他想了。

    畢竟,按照施奕文的計劃,未來的會安將會是某種程度上的糧倉,這個時代的安南盛產大米不,而且價格低廉,加之明商在這裏經營多年,早就有了成熟的商業網絡可以收購到足夠的大米。隻要稍加整治,在安南這地方一年收購個一兩百萬石大米是輕輕鬆鬆的,要知道,在19世紀中期後期,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就超過了五百萬噸!

    一兩百萬石糧食!

    不知能救國多少大明百姓啊!

    心裏這般念著,施奕文走進了會館的正堂,堂內眾人紛紛起身恭迎。

    “哎呀,讓諸位久等了!”

    施奕文拱手笑道。

    “公子爺客氣,是我等來早了!”

    上前拜見的人是李歸南,他是廣東商會會長。

    其它也紛紛上前見禮,甚至都不需要宋運傑介紹,施奕文差不多就能從口音上聽出他們的身份,這個年月的商幫是靠什麽劃分?靠的就是“老鄉”,靠的是口音。那怕他們都是廣東人,那又如何?

    所謂的廣東幫專指廣府一帶,潮州,自然就是潮州人了,至於客家,更不用了。等到了清末,那就更亂了,十裏不同音,口音上把他們割裂開了。

    靠著所謂“老鄉”,用鄉音聯成血脈的他們抱成團與土人鬥,與自己人鬥。

    可鬥來鬥去的,他們又鬥出什麽?

    兩敗俱傷!

    與他們一一見禮時,施奕文的言語倒是非常客氣的,在場大概有三十多個人,他們中有廣東幫、有潮州幫,也有客家幫,看似和和氣氣的他們,站位的時候,卻微微分成了三個群體,除了他們之外,其中甚至還有幾個安南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