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5章 棄子(1/4)

作者:東一方字數:9418更新時間:2022-01-15 20:47:55

    陽城,夏國邊塞兩城之一。

    最邊境的是金山城,然後是陽城,作為夏國邊境的兩道防線。可惜之前許高陽坐鎮金山城,被林豐和王烈謀劃,以至於金山城失守,被秦國攻克。

    僅剩下的一座陽城,是安邑西麵最後的防線。

    一旦陽城落陷,大秦的軍隊,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撲安邑。從陽城到安邑,也就四百餘裏路,不過幾的路程而已。

    恰是如此,陽城至關重要。

    坐鎮陽城的官員,名叫曾大昭,夏國泰山郡人。他是文官出身,被任命為陽城軍司馬,掌管陽城的軍隊,也順便治理陽城這一地。

    陽城內鎮守的兵力並不多,也就三千餘人。

    三千人要扼守陽城,如果人心齊,軍心穩定,加上陽城堅固,又有護城河,是能抵擋大軍進攻的。

    畢竟,陽城是邊境重鎮。

    城內,軍司馬府。

    書房中,曾大昭正在看書。

    他如今坐鎮後方,前線有戚飛熊率軍抵擋。暫時來,陽城其實很安全,沒有什麽事情做。

    隻是,曾大昭看書時,卻想到了後方朝廷安邑。

    皇帝一直沉溺於修道,這太荒唐了。

    大秦這些年的發展,曾大昭也是知道的,是真有氣吞山河的勢頭。大秦的皇帝贏九霄,一直勵精圖治,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大秦雖文風底蘊上比不得夏國,可大秦的軍隊戰鬥力,早就超過了夏國。

    偏偏,皇帝還一點不反省。

    曾大昭很是憂心。

    隻是曾大昭位卑言輕,他就是個地方上的軍司馬,連給皇帝上奏折的條件都不具備。

    他能管什麽呢?

    也就是在陽城這一畝三分地,有些話語權。

    在曾大昭看書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四十開外,兩鬢有了風霜之色的中年人進入。中年人名叫黎錫,是曾大昭的幕僚。

    黎錫臉上有著一抹愁苦,躬身向曾大昭行禮。

    曾大昭道;“黎先生,發生了何事?”

    黎錫道:“剛得到消息,是從安邑傳來的。安邑城附近的糧倉,盡數被徐顯宗、寧王、魯王等人賣給了大秦。甚至,後續運送到前線來,要交給戚太尉的一千萬斤軍糧,也被徐顯宗賣給了大秦。”

    “咱們夏國的糧食,全被自己人禍害了。除此外,徐尚書因為用人不當,遭到彈劾,被陛下罷免,以至於氣死在朝堂上。後方安邑,已然發生了大變故。”

    刷!

    曾大昭的神情,一變再變。

    糧食沒了。

    那麽接下來,戚飛熊要和大秦廝殺,那就很難了。

    糧食是廝殺的關鍵,有充足的糧食補給,那麽後續廝殺,才能一切無憂。沒了糧食,將士肚子吃不飽,後續的廝殺就難了,無法打持久戰。

    曾大昭喟然歎息,道:“滿朝的君臣,到底怎麽一回事啊?寧王、魯王,都是朝廷的宗室親王。徐顯宗這個人,我也是知道,是徐尚書的同族,是朝廷的成國公。他們,怎麽敢如此吃裏扒外?”

    黎錫眼中也浮現出一抹憤慨,道:“還能為什麽,自然是為了利益。這些人為了攫取錢財,連朝廷的糧食都敢動手,連軍糧都敢動手。即便朝廷誅殺了徐顯宗等人,可是後方亂了,局勢無比危險。”

    曾大昭問道:“可還有更多的消息,誰接任尚書呢?”

    “不知道。”

    黎錫搖了搖頭,道:“這消息,暫時還不得而知。”

    他看了曾大昭一眼,忍不住道:“司馬,卑職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曾大昭頹然道:“你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