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32章 脫穎而出(1/3)

作者:東一方字數:7192更新時間:2022-01-15 20:48:26

    劉振帶著人,把全部試卷送回,先把案卷封存在評卷的區域,就匆匆來到林豐的書房,行禮道:“國公,三萬六千多士子的考卷,全部送到國公府,可以安排人閱卷。”

    林豐道:“去請老師和師兄,以及通知章逸、王棠、白正、徐義府等六部尚書和所有邀請的名士,開始閱卷。”

    這次的閱卷,規模很大。

    荀子因為年紀太大,精力不足,他這一次是負責總體的閱卷負責人,掛個頭銜。真正閱卷的人,是韓千秋、章逸、王棠、白正、徐義府、嚴都這些人。除了這些人外,則是白鹿書院的四十個名士。

    畢竟試卷太多了,單純少數人,不可能短時間評卷結束。

    這些人,品行上佳。

    都是可靠的人。

    至於林豐本身,他不曾參與閱卷,因為這是避嫌,林豐隻需要負責總的閱卷就是。實際上如今的科舉,就是林豐一把抓,一切都是他掌控。

    不過評卷這裏,把章逸、王棠、嚴都等六部尚書抓來,是為了彰顯公平性。

    章逸等人是不樂意的,評卷枯燥,也耗費時間。可是,架不住皇帝站在林豐的一邊,皇帝下令,章逸、王棠等人不樂意,事情也是順利敲定。

    劉振道:“卑職立刻去通知。”

    “等一下。”

    林豐伸手製止。

    劉振問道:“國公還有什麽吩咐嗎?”

    林豐道:“遇到極佳的試卷,如果老師和六部尚書認可,送到我這裏來。”

    “喏!”

    劉振再度回答。

    劉振出了書房,來到荀子、韓千秋、章逸、王棠以及其餘所有大儒名士所在的區域。他走到荀子麵前,恭敬道:“荀子,考生的試卷已經全部送來,可以去閱卷地閱卷了。”

    “那就走吧。”

    荀子點頭,緩緩站起身。

    他眼中也有期待,林豐改革招錄士人的辦法,以開科取士的方式進行,他是極為讚同的。下士人,讀書很不容易。下的讀書人太少,以至於民智未開。

    如果能大範圍的開科取士,會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讀書,這就是開啟民智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他和韓千秋一力推進書院的原因。書院大規模的傳道授業,才能使得更多人開啟智慧。

    為什麽之前讀書的人少?

    第一,是讀書難,尤其讀書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求學也不容易,一般人讀不起書。畢竟你讀書後,家中就少了一個勞動力,在農忙時節沒有人耕種,還得吃白飯。

    第二,讀書無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亦或是豪紳子弟,即便不怎麽讀書,一樣能做官。

    因為舉孝廉這一製度,本就有利於世家子弟,他們有足夠的關係和人脈,到了年紀就可以舉孝廉,然後開始按照家族規劃的路線做官。

    一般的寒門或者是普通人,讀了書後,你即便有些學識,想出人頭地,也沒有機會舉孝廉。

    這就導致普通人,不願意付出代價去讀書,還不如學一門手藝。

    如今,卻不一樣。

    科舉的出現,導致寒門或者普通人讀了書,就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即便這個機會很,總歸比原來舉孝廉的製度更好,會有很多人去試一試。

    一旦成了,就是徹底改變命運。

    科舉的出現,相對公平。

    這是荀子為之讚許的。

    荀子帶著韓千秋、章逸、王棠等一眾人,來到堆積試卷的地點。一眾人各自落座,陷入了海量的案卷之中。荀子不需要親自批閱試卷,隻需要總攬全局就是。

    在荀子吩咐開始後,韓千秋、章逸、徐義府、嚴都、王棠、白正都開始閱卷了。

    四十個名士,也埋頭閱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