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七章 大明版紅巾軍(1/2)

作者:大明第一帥字數:4556更新時間:2022-01-22 00:36:32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薊遼總督洪承疇終於在寧遠誓師。

    他親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九邊八大總兵,統明軍精銳十三萬人馬奔赴錦州。

    七月二十八日,大軍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與清軍展開激戰!

    清軍統帥是滿清睿親王多爾袞,麵對明軍的驟然推進,八旗軍初戰失利,死傷甚多,幾至潰敗。

    此時明軍士氣正銳,短短數日內催營拔寨,屢敗八旗軍!

    清軍兩紅旗、鑲藍旗三旗駐軍之地,皆被明軍所奪,洪承疇陣斬八旗將領數十人,幾乎打殘了兩紅旗。

    多爾袞直接被打自閉了,命八旗軍兵退六十裏,分守各隘。

    身在盛京養病的皇太極,得知前線戰況心急如焚,不顧急病於八月帶病急援錦州。

    一路上皇太極鼻血直流也馬不停蹄,晝夜兼行五百餘裏,到達前線主持大局後,方才穩住清軍潰敗之勢!

    正當遼東打的火熱之時,督師傅宗龍已經帶領四川、陝西的兩萬部隊開出潼關,進入河南境內。

    八月中旬,大雨連綿下了數日,徐煌等人在信陽西北靠近淮河的一片廢莊中,修整了將近半個月。

    相比半個月前,難民們的氣色卻好了很多,也顯出一些強壯來。

    除了原來的一百多口人,期間又有不少難民前來投靠,他們都聽有位年輕的徐公仁義,一路打擊流賊,除暴安民,於是慕名而來。

    其實就來是求收容、混口飯的。

    徐煌盤問了眾人的來曆,查驗戶帖後,方才收納,共收了三百多人,又從中甄選青壯為兵。

    隨著手下越來越多,徐煌對兵源要求的極為嚴格,隻選性子憨厚之人,那種賊眉鼠眼、滑頭之人堅決不收!

    目前徐煌手下已經收滿了一個百戶所滿編一百二十人,皆為青壯。

    至於他們的家人,則充當後勤隊伍,幫忙做事,燒火縫衣,打造盾牌什麽的。

    所謂的青壯,並非年輕壯實的男人,隻是按照年齡區分的青年人和壯年人。

    亂世大災中,背井離鄉的難民中哪有什麽年輕壯實的男人,也就電視劇裏有。

    大多青壯的現狀是:骨架看起來不錯,瘦弱、虛弱,因為饑餓連走路都吃力。

    徐煌接收他們,給他們飯吃補充營養,這些青壯才能慢慢恢複體力,逐漸精神起來。

    若不然,他們隻能躺死路邊,成為一具無人收斂的枯骨。

    這半個月來,徐煌認真操練,重整隊伍,不僅搞了後勤,還編了一個醫療隊,由郎中李老根帶領。

    後來徐煌才知道李老根是個郎中,於是請他出手救治李輔臣的弟弟李將臣。

    現如今李將臣那子活蹦亂跳的,跟在徐煌身後,要報恩。

    徐煌對整編隊伍可謂是煞費苦心,沒有統一的衣服和裝備,他隻能讓每個人身上綁一個相同的東西,以示同一團體,增強歸屬感。

    思來想去,物資有限,他讓每個人脖子上係著一條紅巾

    人靠衣裝馬靠鞍,一百二十個青壯統一係上紅巾後,整支隊伍的檔次一下子就上來了,彰顯出一種朝氣。

    正因如此,這支隊伍也被周圍百姓稱之為“大明紅巾軍”。(元末的紅巾軍是紅巾包頭)

    徐煌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讓人唱起了紅巾軍軍歌:“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