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10章 勵精圖治【三】(1/2)

作者:饒傑字數:5108更新時間:2019-07-28 12:06:49

    ["在操練禁軍的同時,李世民也沒有忘記那些竭誠效命於自己的心腹愛將。他心裏十分清楚,若沒有他們鼎力相助,自己不可能坐上皇帝寶座。因此,他時刻尋思著該如何報答他們才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他終於把封賞之事敲定了。於是,一日早朝時,他便把自己親手擬好的封賞敕詔交到陳叔達手上,命他當眾宣讀。雖說李世民論功行賞之事做得相當公正周到,但還是無法令每一個人滿意。這不,陳叔達話音剛落,大殿內就響起了一片嗡嗡聲。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其間還夾雜著憤憤不平的聲音。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麵露微笑地傾聽著群臣的心聲。他不反對異議,反倒是開誠布公地說道:

    “諸位愛卿,朕是分等級排列你們的功勞賞賜,如有不當之處,你等可各自申明。朕以為實有不妥之處,當即糾正,以免委曲了有功之臣哪!”

    “皇上聖明,所有賞賜恰到好處,臣等欣然接受,並無異議。”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拱手回稟道。

    “你等隻是捉刀吏,並無戰功,卻能得到如此厚賞,自然是欣然萬分了。”淮安王李神通諷刺了長孫無忌等人句,然後帶著怨氣對李世民說,“臣在關西起兵,首先響應義旗,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隻是捉刀弄筆之人,功勞當在臣之下,而賞賜卻在臣之上,這著實令臣難以心服!”

    “叔父雖首先響應義旗舉兵,但也是自謀擺脫災禍,且並未最先參與實戰。等到竇建德侵吞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再次舉兵叛亂,叔父又丟盔棄甲,望風而逃。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功勞自在叔父之上,賞賜當比叔父厚重。叔父乃是皇族至親,朕對您確實毫不吝惜,但決不可出於私心而濫與功臣同賞!朕一向論功行賞,絕不徇私情而有失公正,令眾臣不服。叔父,您雖是朕之長輩,但必須服從旨令。”

    “這……”李神通被侄兒這麽一說,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支支吾吾地說道,“皇上所言也不無道理,臣……臣無話可說了。”

    “叔父乃識大理之人,豈能不明行賞之理,方才所言,不過一時衝動而已。”李世民見李神通不再無理取鬧,高興得哈哈一笑,替他打了圓場,接著他又把目光移向那些依舊在爭論的武將,聲音不高卻很威嚴地問道,“今淮安王已無異議,你等對朕的決定還有什麽不滿之處嗎?”

    “皇上論功行賞,不徇私情,令臣等心悅誠服。”武將們看到李神通理屈詞窮,也就不敢多說什麽了,個個誠惶誠恐地回稟皇上。

    “好,既然眾愛卿對朕的決定沒有爭議,那吏部就按朕的旨意給有功之臣加官進爵吧!”李世民吩咐道。

    退朝之後,李神通怏怏不樂地隨著大家一道出走了顯德殿。下了落滿陽光的台階,他抬眼瞧見了長孫順德,上前跟他招呼了聲。長孫順德看見李神通神色抑鬱,就知道他還在為剛才之事而苦悶。說實話,他也因未能從李世民那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憤懣不已,心裏很不痛快。這時見李神通如此這般,他油然而生同病相憐之意,同時也認為找到了同盟者。因此,他一邊沿著前往王府的石徑慢慢地走著,一邊與李神通談起皇上行賞之事。

    李神通聽了長孫順德那席帶有挑撥意味的話,胸口便越發堵得慌。他以為李世民有意籠絡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原秦王府的人,而將他們這些皇親國戚冷落了。可他這人四肢發達頭腦比較簡單,隻會生悶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長孫順德見李神通對李世民頗有怨望,以為利用他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於是,他在李神通耳邊旁敲側擊地挑唆了番,然後直接告訴他唐室宗親中大多數人原本以為新皇登基能夠加官進爵,誰知這個良好的願望到現在也未能實現,因而難免心生怨氣,都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帶領他們向皇上施壓,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