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19章 勵精圖治【十二】(1/2)

作者:饒傑字數:4310更新時間:2019-07-28 12:06:52

    ["群臣聽罷,一個個高高舉起盛滿橙黃酒液的玉杯,齊聲共祝,然後將酒一飲而盡。李世民興致很高,一邊頻頻舉杯痛飲,一邊與臣子們談笑風生。聊著聊著,李世民突然想起了隋文帝楊堅,就話鋒一轉,一臉嚴肅認真地向群臣: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隋文帝作為一代君主怎麽樣?”

    “回稟皇上,臣以為隋文帝可稱勵精之主。”蕭瑀連忙答道,“文帝克己複禮,勤勞思政,每次臨朝聽政,常要到日薄西山之時。五品以上官員圍坐論事,侍衛不得走開,傳遞而食。文帝雖品性算不上仁厚,然亦可稱為勵精圖治之君主也。”

    “蕭瑀,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帝不賢明而喜歡苛察,苛察則多疑,不信任群臣,萬事皆自行決定,獨斷朝綱。天下如此之大,日理萬機,雖傷身勞神,卻不能將每件事處理的恰如其分,合情合理。群臣既已知主上之意,便隻得無條件接受。即便主上出現過失,也沒人敢爭辯直諫,順著他的意思辦了。”李世民不以為然地反駁蕭瑀,默然會兒,他又語調堅定地說道,“朕則不這樣!朕選拔天下賢能之士,分別充作文武百官,讓他們考慮天下大事,匯兌到宰相處,然後上奏到朕這兒。有功則賞,有罪即罰,誰敢不盡心竭力而各司職守。如此,朕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好,大唐不能繁榮強盛呢?”

    “皇上聖明!”魏征拱手讚道,“君臣自當一體,應彼此竭誠相待。皇上信任臣下,將政事交與他們處理,他們必定會盡心盡力替皇上辦好。皇上又廣開言路,善納諫議,一旦臣下察覺皇上有過失,就會立即勸諫皇上。皇上從諫如流,即時糾正所犯過失,如此就不會失政於天下。”

    “魏愛卿言之有理!”李世民麵含微笑地望著魏征說,“朕非聖賢,豈能無過?朕欲治理好國家,自當廣開言路,虛心接受眾愛卿的批評。朕若處事不慎,犯下過錯,你等當直言進諫,不得阿諛隨從。如有誰知朕有錯而不勸諫,等朕明白過來後,一定要重重處罰他。魏征,你可是諫言大夫,當帶頭才是。”

    “微臣深知自己的職責,自當進諫,即便觸怒皇上,臣也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魏征振聲答道,“臣敢犯顏直諫,您可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呀!”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朗聲笑道,“魏征,朕知你膽大敢言,且所言切中要害,讓朕知道自己的得失。你呀,就是朕的一麵鏡子!”

    “好,既然皇上這麽說,那微臣以後就鬥膽直諫了!”魏征興奮地說道,“臣知皇上乃是賢明之君,樂於采納臣下之諫。如此臣可做良臣,而非忠臣也。”

    “在朕看來,良臣即為忠臣,忠臣即是良臣,他們之間並無區別。”李世民不解地看著魏征說,“魏愛卿,你難道忠、良之間有什麽區別嗎?”

    “是,皇上,臣以為忠臣與良臣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魏征正色道,“古之後稷、皋陶,他們與國君齊心合力,共治國家,共享榮耀,此乃良臣。龍逄、比幹他們犯顏直諫,身死國亡,此乃忠臣。由此可見,忠、良之間頗有不同之處。皇上聖明,臣便可做良臣而非忠臣,此乃臣之幸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