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82章 建宮受阻(1/3)

作者:饒傑字數:7052更新時間:2019-07-28 12:07:10

    ["處理完寵相壽之事,李世民渾身上下感到一陣輕鬆,接著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朝政上。這段時間,京城無事,州縣穩定,天下太平,因此群臣所奏之事,大都是一般政務,沒有什麽棘手的大事令皇上心煩憂慮。為此,李世民便過上自登基以來鮮有的輕鬆愉快的帝王生活,可謂是日日飲宴,夜夜笙歌,好不快活。時光就在這種快活中飛快地流逝著,不知不覺就到了冬天。

    一日,李世民立在殿前,望著滿天的飛雪,突然想起了洛陽,想起了曾經與長孫皇後一起在洛陽度過的那段短暫而美好的時光,心情莫名的激動起來。不錯,洛陽對於他來說,的確是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有著一種特殊的意義。不論何時,他都無法將它遺忘。相反,隨著光陰流逝,他對洛陽的思念就越發濃烈了。是呀,由於洛陽沒有適合皇帝居住的行宮,自登基以後他就再也沒去過那兒了。但在心靈深處,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洛陽,渴望有一天能夠帶上自己心愛的女人去洛陽住段時間,陪她看旖旎迷人的風光,看富麗華美的牡丹,看詩意盎然的星月。正因為有這個良好的心願,他腦海裏忽然閃出個念頭,那就是在洛陽建造行宮,好供自己前去居住和遊樂。這念頭一經產生,就十分頑固地占據了他的思想。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他決定將它付諸行動。

    修建宮殿的確是件大事,它不僅需要大量人力,而且還要消費大量府銀,因而會對國家財政造成不小的負擔。雖說這幾年國泰民安,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國庫比過去充實了不少,但還是稱不上富足,因此不宜大興土木,以免加重財政緊張,從而影響國家持續發展。這一點,李世民心裏應該很清楚,依他的賢明,不至於做這種勞民傷財不利社稷之事。然而,不知怎的,這一回他卻決定要做,而且態度十分堅決,似乎沒有人能改變他。

    朝中大臣聽說皇上要修建洛陽行宮,大都持反對意見。不過,當他們看見皇上的態度如此毅然決然,便幾乎沒有人敢吭聲了。他們了解皇上的脾氣,知道他決定要做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再加上長孫無忌、秦叔寶、尉遲敬德等大臣站在皇上一邊,表示支持,而房玄齡、李綱等德高望重之臣又保持沉默,遲遲不肯表態。所以,那些想反對的大臣也就明哲保身,不敢向皇上進諫了。李世民見眾臣對自己的提議不反對,竊喜不已,以為此決議可順利通過。

    然而,就在李世民偷著樂的當兒,給事中張玄素邁出班列,筆挺地立在殿中,向端坐於龍椅上的皇帝一拱手,高聲進諫:

    “皇上,微臣以為不可修建洛陽行宮,其理由有四。皇上尚未確定巡幸洛陽而預先修築宮室,此舉不可取,也非當務之急,此一也。洛陽非王者之地,曆來不為君主所重,向者漢高祖采納婁敬之諫,從洛陽遷都至長安,正緣於此,此二也。皇上令突厥雜居於中原漢民,其中暗藏謀逆之危,若皇上移輦前往洛陽,恐令突厥起異心,危及社稷安危,此三也。興建宮室,需幾十萬勞力,花上億萬銀兩,這必將會使府庫空虛,國力衰弱,從而激起民憤,此四也。”

    “張大人所言甚是!”話音剛落,魏征就出列諫道,“皇上,今頡利剛破,人心不穩,此時若建宮於洛陽,難免不動搖突厥誠服之心。請皇上三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