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5章 聞過即改【一】(1/2)

作者:饒傑字數:4158更新時間:2019-07-28 12:07:24

    ["突厥一事解決後,李世民渾身感到一陣輕鬆,心情相當愉快。他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輕鬆愉快時喜歡舞文弄墨,吟詩作書。過去,他喜歡把皇子大臣們召集到禦花園來吟詩唱和,以盡風雅之興。不過,自從魏王設立文學館之後,他便一改此例,常親自前往魏王府,與館內文人墨客們談詩論書,吟唱甚歡。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為自他允許魏王修撰《括地誌》後,李泰就趁機在王府內大開館舍,廣延時俊,門庭若市。當中大都是名噪一時的風雅文士,還有朝中大臣,如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胤、記室參軍蔣亞卿、功曹參軍謝偃等。這些人都是有名的文人雅士,因此李世民喜歡跟他們交往。

    李泰的確是位善於察顏觀色把握時機的大能人,他瞧見父皇情緒如此之好,知道此時若邀請父皇入文學館必會欣然接受。於是,退朝之後他便態度極其誠懇地請父皇進文學館談詩論書,娛樂一番。李世民這會兒雅興正濃,當即就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了。接著,他命侍從備車,前往魏王府。

    父皇親臨魏王府,李泰自然是欣喜萬分,當下命仆人打掃庭院,備置瓜果,好讓父皇享用。同時,他又把所有的文士叫來,令他們修好邊幅,備好詩文,以取悅父皇。待一切準備妥當後,他方放心地領著司馬蘇勗、駙馬都尉柴令武、黃門侍郎韋挺等人出王府,迎接聖駕。

    沒過多久,微風中突然傳來一陣轔轔的馬車聲。李泰聽見,一下子就抖擻了精神,胖乎乎的大圓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腳不由自主地往前跨了幾步。直到鑾輦在他跟前停住,他才止住了腳步,弓身請父皇下車。李世民見兒子如此恭順,十分滿意,連聲稱讚了他一番,然後步履從容地朝府內走過去。

    皇上一進文學館,那群等候已久的文士就慌忙伏地叩拜,口中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李世民對這幫峨冠博帶、氣宇軒昂的文人雅士頗有好感,衝他們嗬嗬一笑,用溫和的口氣請他們起身。說完,他便在兒子裝模作樣的攙扶下坐上首位,其餘人依次就坐。緊接著,年輕貌美的侍女們端果上酒穿梭於堂中。

    李世民頻頻舉杯與眾人共飲,興致盎然地談詩論書,好生快活。眾文士像是要在皇上麵前展示自己的才華,好博取功名,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與皇上對答,妙語連珠,不乏真知灼見。李世民聽了,龍顏大悅,高聲稱讚他們的學識與才華。眾才子一邊矯情謙虛,一邊又不遺餘力地在皇上麵前賣弄,把文人的淺薄與虛偽展現得淋漓盡致。此時,李世民不再把自己當作尊貴無比的皇帝,而是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文人雅士,很情緒化地跟他們談笑風生。

    酒過三巡,眾人詩興大發,不禁吟詩唱和,彼此恭維,嘻笑一片。李世民像被他們感染了似的,也來了詩興,即興作詩一首,並虛心求教。文士雖生性放曠,不拘小節,卻也不敢當麵指出皇上詩作的不足之處,因而人人搶著說皇上的詩乃神來之筆,無人能及。李世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詩才有限,根本不配如此之高的讚譽。他心裏也清楚這些人之所以給自己這首詩這麽高的評價,是因為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想借此討好他達到自己的目的。說實話,他很討厭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輩,若是在朝堂之上,他肯定會狠狠批他們一頓,甚至罷他們的官職。不過,這兒是文學館,麵前坐著的都是些文人騷客,他也就不好用社稷之臣來嚴格要求他們。因此,他非但不責備他們,反倒稱讚他們有獨特的見解和橫溢的才華。沉吟會兒,他又提出比試詩才的建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