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1章——第172章 兄弟相殘【七】(1/5)

作者:饒傑字數:12636更新時間:2019-07-28 12:07:35

    ["“叔玉拜謝皇上賜婚之恩,皇上大恩大德,臣沒齒不忘!”魏叔玉聽說皇上招自己為駙馬,先是一怔,緊接著就伏地叩拜。拜畢,他又來到父親身邊。

    這時候,魏征已經昏死過去了。魏叔玉見狀大驚,慌忙一把抱住父親的頭,不停地呼喊著。好半天,魏征才微微地張開了眼睛,目光遊移地望了眼站在床邊的皇上、太子、房玄齡等人,然後就急促地呼吸了幾下,便身子一抖,頭一歪,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一代名相,就這樣離開了人間世。

    魏征的死令李世民悲痛萬分,當晚便留在魏府為他守夜,以盡君臣之情義。次日,他又下旨罷朝五日,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為魏征送行,賜羽葆、鼔吹、班劍四十人,陪葬於昭陵。魏夫人聽說皇上要以一品官的禮儀厚葬魏征,甚感不妥,連忙前往皇上麵前辭謝。她以為夫君平日生活簡樸,不喜歡奢華,今以一品官禮儀厚葬,並非亡者的心願,懇請皇上遵從亡夫的遺誌,一切從簡。李世民對魏征感情很深,當然希望葬禮隆重,以顯示自己對這位心腹之臣的厚愛,以及對他功績的表彰。然而,在裴氏及魏叔玉兄弟的苦苦懇求之下,最後他還是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為了表達對魏征的敬重,他親自為魏征撰寫碑文,書寫墓碑。魏征出殯那天,他又登上禁苑西樓,望著緩緩前行的靈車忍不住失聲痛哭,悲痛萬分。長孫無忌見了,含著眼淚勸慰道:

    “人死不能複生,皇上當節哀順變哪!再者,魏大人臨終前也再三叮囑皇上要保重龍體。今皇上如此悲傷,倘若魏大人亡靈有知,當不得安息啊!”

    “輔機,你說的對!朕是不可因魏征離去而忘掉他的勸諫,可朕實在是無法克製內心的悲痛呀!”李世民抹去眼角的淚痕,感歎道,“朕與魏征相處近二十載,感情極深,一朝永別,豈能不肝腸寸斷乎!魏征為人忠直敢諫,使朕從中受益匪淺。若無魏征,朕不知將犯下幾多過失,惹天下人幾多非議哪!”

    “皇上所言甚是!”長孫無忌由衷地說道,“魏大人才高德厚,敢犯顏直諫,免去皇上不少過失,使皇上實現了天下大治的宏願。今大唐四方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這其中有魏大人不少功勞啊!今魏大人離世,皇上當失一諍臣,甚為可惜!然天不假年,魏大人駕鶴西歸,隻能徒喚無奈!”

    “是啊,天不假年,朕之奈何!”李世民喟然長歎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一走,朕失一鏡矣!魏征乃天下第一諍臣,又有誰能替代他?往後朕之過失,又有誰敢冒死進諫?料想此事,朕豈能不傷悲乎?”

    說到後麵,李世民不禁悲從中來,難以自持,不由得涕淚橫流。長孫無忌見狀,慌忙勸慰,一邊攙扶著悲傷過度的皇上,緩步朝樓下走去。

    魏征的不幸去世,不僅對朝廷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同時對東宮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李承乾心裏清楚魏征不在,東宮的支柱便轟然倒塌了,內心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惶恐與不安。按說這種時候,他應該聽從魏征的遺訓堅強起來,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爭取父皇的信任與寵愛,如此太子之位便可安然無恙。然而,他天生就是個意誌薄弱的人,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萎靡不振。這不,他為太師送過葬後,就整日呆在宮內借酒澆愁,什麽正事也不幹,一切又回到了從前,甚至是變本加厲。太子妃見了,心裏很難過,清楚太子這樣頹廢下去遲早會被父皇拋棄,到時下場會很慘。於是,她就想方設法地鼓勵太子振作起來,努力向父皇表現,以此壓倒自己的對手。然而,李承乾非但不聽太子妃的勸誡,反倒無端地怒斥她,甚至是打罵她。太子妃委屈得直躲在房間裏偷偷流眼淚,但她還是不想輕易放棄太子,無論如何也得想法子拯救太子。考慮一番後,她決定去找房玄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