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8章 征高句麗【二十七】

作者:饒傑字數:2886更新時間:2019-07-28 12:07:51
["路途遙遠且難以行走,曆經月餘,李世民的車駕才到達長安。太子聽說父皇歸來,欣喜萬分,當下帶領房玄齡、劉洎、褚遂良等一班朝廷大臣出宮接駕。正值晌午時分,陰沉沉的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著雪花,刺骨的寒風呼呼地亂著,吹到人臉上像刀割般生疼。李治頂著風雪,冒著嚴寒,徒步朝玄武門走過去。來到玄武門前時,他抬眼一望,看見鑾駕迎著紛飛的大雪向自己走過來。他興奮地大喊一聲父皇,撒開兩腿直奔了上去。到了聖駕前,他撲通一聲跪在雪地上叩拜父皇,房玄齡、劉洎等大臣也緊跟其後叩首行禮,高呼皇上萬歲。李世民看見太子冒雪前來接駕,很是欣慰,親自下車回禮。李治見了父皇,高興得眼淚都流了出來,嘴裏一個勁兒地說父皇一路辛苦了。李世民望著一臉孩子氣的太子,微微地笑了笑,接著伸出手替他揩幹臉上的淚水。他不上鑾駕,而是拉著兒子的手,踏著厚厚的積雪向皇宮不緊不慢地走去。大臣和侍衛們緊跟在後麵,一隊人馬迎著風雪緩緩地通過玄武門朝太極宮走過去。 回到太極殿,李世民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當聽見臣子們那番歌功頌德時,他心裏頭真不是滋味,像是被別人挖苦嘲諷了一般不自在,臉麵都快掛不住了。的確,他此番禦駕親征高句麗並沒有實現既定的目標,雖收複了遼東、白岩、蓋牟等地,但也掩飾不了遠征的失敗。其實,他也不想掩飾自己的失敗,所聽到大臣們的吹捧,他沉著臉向他們擺了擺手,然後自我批評起來,很明確地表明此次東征是以失利而告終。群臣聽了,一時間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隻一個個望著神情沮喪的皇上發愣。這時,太子突然提議要在宮中設宴為父皇接風洗塵。李世民聽了不知哪兒來的火氣,瞪了太子一眼,沒好氣地說句這是場失敗,有何值得舉杯慶賀,難道要讓朕更難堪嗎?李治見父皇不高興,嚇得低頭不敢再吭聲。默然會兒,李世民又用緩和地口氣對群臣表達了一番感激之情,向在東征中建立功績的將士們宣旨封賞。完畢,他一拂龍袖,起身離去。眾臣伏地叩拜,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對征討高句麗未能取得全麵勝利感到懊悔不已,同時又有些惑然不解,不明白自己到底輸在哪兒。一日,他便將老將軍李靖請進兩儀殿問: “朕為東征高句麗做了精心而周密的準備,到頭來還是被這個蠻夷之邦困住,最終不得不铩羽而歸。李愛卿,依你看,這是何緣故呀?” “回稟皇上,臣以為此番東征失利,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李靖拱手答道,“泉蓋蘇文雖作亂殺了國王高武,然其國內並未動亂不安,反倒加強了對我大唐的戒備,軍事上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同時也因為昔日煬帝多次敗於高句麗,這不僅使他們積累了對中原作戰的經驗,而且也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鬥誌。再有就是高句麗地勢險峻,山城堅固,易守難攻,他們可憑借這些優勢而坐守城池,以逸待勞。我軍疲憊遠襲,糧草難給,故難以取勝也。” “愛卿所言甚是有理。”李世民點頭感歎道,“其實朕出征之前,你也以此言相勸,隻是朕急於討伐泉蓋蘇文而未能采納。今有此敗,實乃朕之錯呀!” “皇上,您也不必過於自責。”李靖安慰似地說句,“此戰雖未能誅殺逆賊泉蓋蘇文,平定高句麗,然收複了遼東等地,應該說頗有成效,不枉此行也。” “李靖,你這是在寬朕的心哪!”李世民苦笑著說,“朕討伐高句麗的目的就是誅殺泉蓋蘇文,平定高句麗,現如今全然沒有實現,自當是一場失利。” “皇上嚴於待己,不為所取戰績而自滿,更不因之而掩蓋失利,實令臣敬服啊!”李靖由衷地說道,“此次東征失利也全非壞事,可為以後再戰作借鑒。”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