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6.第二十六章:踢館,第一家(1/2)

作者:陳留堂字數:4516更新時間:2022-03-02 11:00:51

    八元武館,人頭湧湧,黑壓壓一片。

    在裏頭的,是八元武館的弟子,足有二三十人,簇擁著館主劉大猛;外麵的,是聽聞消息,蜂擁而至看熱鬧的人,其中不乏附近武館的人。

    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張大了眼睛,要看個仔細。

    在申城武術界,飛霞路這邊,風雲匯聚,踢館並非什麽稀罕事,一年下來,少說也有幾次。

    不過來踢館的,大都是外鄉人,尤其南方人居多。

    自古以來,以地域劃開,拳分南北,各有特點長處。

    南方多戰亂,不少人拖家帶口,逃難北上,進入申城。難民中,有些是本在南方開設武館的拳師,到了北麵,為討口飯吃,想揚名立萬,少不得用拳頭說話,進行踢館。

    有人成功了,在飛霞路站穩腳跟,更多的是失敗,無處營生,隻能去打黑拳,而或替人賣命。

    且說成功的,開了武館。久而久之,隨著人數漸多,從南方來的拳師同氣連枝,互相照應,從而能與排外的本地武館拳師相抗衡。

    門戶之見,拳分南北,曾鬧出不少矛盾,衝突激烈。

    後來時局紛亂,外族入侵,有數位武道宗師奔走疾呼,擲地有聲地說:“拳可分南北,但國能分南北嗎?”

    於是建立國術精武會,要以武救國,同時協商解決各種內部的矛盾問題。

    如此一來,武術界開始變得有秩序,有規矩。

    踢館的規矩倒保留了下來,因為有人要出頭,就得給人留機會。

    然而踢館絕非易事,能在飛霞路開武館的,哪個沒有真本事?來踢館前,得先掂量掂量。

    外來人不知深淺,想著靠踢館一戰成名,博取前程;但本地拳師大都知曉底細,輕易不敢上門打。

    今天到八元武館踢館的,恰是本地人,虎嘯館,唐野。

    關於虎嘯館,武術界話題不少,可都是過去式的了。隨著虎嘯館搬去斜陽路,失勢沒落,也就沒了被談論的熱點和價值,漸漸被人遺忘。剩下的談資,也是笑柄,說那《三通虎》打不死人,練的人先死……

    當虎嘯館突然冒出個唐野來,很快就引起了關注。特別是有關大成被打敗的事例在先,此時唐野來踢八元武館,真是話題十足,不用多久,滿街皆知

    消息傳揚出去後,甚至有報界的記者趕來打聽,順便觀戰。

    前些時日,白鶴門與鷹爪門約戰,話題炒得很熱。不料當雙方上台比武時,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說好的鷹鶴大戰,最後像是走過場的木偶戲,沒有多少激烈對抗可言,使得眾多翹首以待的觀眾大失所望,戲言為“菜雞互啄”。

    甚至有作家開專欄寫文章批評,說這些門派拳師養尊處優久了,血性消磨,成了花拳繡腿……

    ……

    劉大猛雙臂抱胸,傲然看著站在身前的唐野。

    一個壯漢,一個少年,形象上相差甚遠,很是分明。

    劉大猛倒不敢因此而小瞧了對方,畢竟關大成前車可鑒。

    唐野氣息沉靜,並不因為被那麽多人圍觀而有所怯場。

    第一次來踢館,選擇八元武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關於飛霞路大小武館的情況,楊三手事無巨細地說了一大通,介紹得十分詳細,把知道的,了解的,通通說給唐野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