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頭回〗(1/4)

作者:周遠廉字數:10810更新時間:2022-03-05 00:02:04

    詞曰:

    巍樓畫壁,功勳起落風塵台。幾步重閣,意氣浮名俱不白。當年義勇,銅台苑府追車載。鬧殿扶忠,魏相唐宗效古來。

    《減字木蘭花》

    一段殘詞,說的是北宋金槍開篇第二卷書的故事。上回書說到,小八王假借給武成王廟上香之機,陪二帝到功臣閣看畫兒,看著看著,就看到二帝新建的“太平興國府”來了。門口兒畫著六郎和七郎的畫像,八王呢,假裝很生氣,吩咐隨從侍臣趕緊把這倆人的畫兒給鏟了,這倆孩子有什麽呢,憑什麽在這兒站著哪?此處乃是當朝功勳老臣的供奉之處,牆上都是勇冠三軍的名臣勇將,哪兒能給這倆人兒留著呢?

    您看,這八王趙德芳的確是非同一般,這位是自小兒就跟著自己的母後賀皇後代管三宮六院,老主平反王三下河東那幾年,別看年歲小,十二歲就能夠幫著二叔代理山河,幫著給處置政務。小小年紀迎來送往,待人接物……用今天的話說,這小德芳的情商很高,精通人情兒事理,這是這位賢王千歲的特長。那麽他要給楊六郎和楊七郎保本,知道上殿硬來是不成,把皇叔誆到武廟,先得叫皇叔對天齊廟這件事慢慢地淡忘了,再讓他自己說出來,自己想起來要是殺這倆小將殺得有點兒可惜……哎,自己這本就算是保上了。那麽借著要鏟除壁畫兒的話頭兒,引出來皇上一句“誰說他們倆寸功未立?皇侄錯矣”,總管大太監崔文知道,就衝雍熙帝自己這句話,今日兒這哥兒倆就算活了。八王這兒還假裝不服哪,“啊?叔皇啊,這倆孩子,您說他們倆能有了什麽功啊?”二帝一想,人已經不在了,再要背後說他們的不是可就不對了,他還不知道呢,那倆人連老丞相都給保住了。“皇侄啊,難道說你忘了不成?當年你我叔侄到邊塞銅台郊獵,為的是給你義妹金花郡主選一位乘龍快婿。少年王公撒馬爭獵之時,遼國的大將兀環奴、兀裏奚前來強搶郡主和番,把我和眾家國公爺押上囚車,送往北國。走在半路的高涼山山麓,正是這兩位小將雙騎救主,七郎箭射兀環奴,六郎追車救下了郡主,因此上朕遵守信諾,請狀元呂蒙正為媒,將郡主許配給了六郎楊延昭。這麽大的功勞皇侄你怎麽能說忝為功臣呢?這個畫兒可不能抹去哇。”

    二帝說的這個事,就出在他登基坐殿的第二年開春兒,咱們前文書已經敘過了,這一段兒書在戲裏叫《狀元媒》。二帝謀篡親哥哥的江山,逼死了太子,賀後罵殿,五王八侯十幾家兒河東令公盡皆辭官,有的就落了草兒了,老臣們各自回家鄉,原就有百畝的良田,樂守田園,準備就這麽靜養天年啦。可是登基散將這事您捂不住哇,轉過年兒來外邦紛紛來朝賀,這些位使臣四下一掃看,得,老主駕崩,新君即位,這老人兒可走了不少啊,有的回去就把這事給傳開了。傳到了西南僚蠻之地,西川僚王方敬一聽說,就動了反心了,皆因為自己的父王方良臣、叔王方良弼當初被南唐豪王聘去陣前助戰,結果死在了兩軍陣前。方敬要替父報仇,這才招兵買馬興兵北上,蠻兵一直打到了禹門沙塘關,二帝派出三路救兵,都敗在西僚大元帥王英的刀下。到最後二帝沒轍了,小八王就跟皇叔說了:“叔皇啊,這麽看咱們還得去請五王八侯幾家兒開國的武臣,有這些人在,咱們的江山何懼幾個反王哪?”“嗯,孩子,你說得太對啦,可是我當初冷麵趕走了幾家兒老人兒,如今再去請人家去……我這臉上不好過呀!”嗨!八王給氣的,心說你還顧你的臉麵哪?再拖下去,人家就要衝破禹門關,殺到汴京啦,紛紛五代十國,我爸爸一統華夷是多麽的不容易?這樣兒,二帝帶著大隊的人馬出京巡幸,要親自迎請五王八侯還朝。先到山東鄆州東平府孝直鎮雙塔山雕鵝嶺前的襪子坡村,皇上去拜會自己的姐夫老駙馬高懷德——我去找我親姐姐還不成嗎?這五王當初離京之時有約定,甭管這二帝說出什麽來,五王之中任誰也不能再回京做官兒了。所以這高老千歲裝病,少王高君保滿麵愁容,“二舅,我爸爸這身子骨兒看來是不能再入朝為官啦,我這也得留著照顧老人家……”愣給推了。聖上您還是去其他幾家兒王侯家去瞧瞧去吧?再到澶州府陶然口找汝南王鄭印和老王妃陶三春,老王妃天天兒地拜佛燒香,對不住您啦,我們這兒信了佛了,慈悲為本,受五戒,不得殺生!我們娘兒倆不能再上戰場去了,您再去問問那幾家兒?小鄭印憋了半個多月不吃肉,愣給支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