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四回〗(1/4)

作者:周遠廉字數:11536更新時間:2022-03-05 00:02:06

    陶三春上殿逼皇上赦免六郎、七郎,不但要赦免,還得封為先鋒官。如此霸道,二帝當然不能服了。雖然說皇上怕她,可老嫂子這麽說話也太不給自己留麵子了,畢竟……這當著這麽多的臣子麵前哪,怎麽說也是君臣有別呀!所以二帝雍熙天子微一沉吟,“啊……老皇嫂,六郎、七郎,這兄弟二人都有人命官司在身,恐怕朕……也不好過於袒護,什麽事兒它再大也大不過刑律王法,皇嫂之請,朕實是不能允可。”陶三春就跟知道他會有這麽一番話似的,一點兒都不著急,她把銅錘在懷裏一抱,往旁邊兒一站,回頭衝大慶朝元殿的殿門口兒嚷嚷:“當今聖上隻見銅錘他不答應,老王兄……您快著點上殿來啵!”“老王妃,您莫聒噪,本爵到了!萬歲,微臣高懷德登殿見駕啊!”大家趕緊再往外看,心說,真新鮮,還不趕一撥兒來著?就見台階下邊緩緩走上來一個人,隻見此人:

    身高有八尺掛零,身材勻稱,頭上戴著掐金邊兒、走金線、龍口鑲嵌夜明珠的紫金三山王帽,身上披著一件雪白的天鵝絨五彩飛雲刺繡袍,內襯唐猊鎧,白色中衣,腰上係著一條瀝水金裝盤龍帶,足蹬一雙翠雲跟的朝靴。再往臉上觀瞧:麵如古月,白金鍍容,寬天庭,重地閣,眉重如漆,目朗似星,鼻如懸膽,唇若朱塗,頦下飄擺著三縷青須。

    來人正是大宋朝開國功臣中的第二位王爺,東平王高懷德。他手上舉的是當年太祖禦封的七星鎮天亮銀鉞,這把鉞的形兒跟我們見過的不一樣,是一對向背兩刃的雙斧頭,在斧頭上邊兩邊刻著四鬥七星,合起來就是二十八宿。這是鎮天寶器,可禱告天道循環運始不息。

    高懷德舉著這個斧子就到了金殿了,尋常的武器那是根本別想帶到皇宮裏來,唯有這幾樣兒,得了皇封,是鎮國的寶器,可以直接帶上金殿。高懷德也是拿著這個斧子衝著二帝點上三點,就算是打過招呼了,“萬歲!為臣特為楊令公與二位少將軍的冤屈前來見駕,還請萬歲您推恩寬赦!”說完了,不等皇上發話,也不看二帝,好像還在等著誰,和陶三春一塊兒閃身往後邊兒看。再瞧台階下,又慢慢地走上來一個人,隻見此人:

    頭戴鑲金嵌玉的珍珠鳳冠,珠聯九串,巧遮雲鬢,耳綴雙環,瓔珞叮當,胸前掛一麵雕龍拈鳳的白玉項牌,金釧鐲子,連環三套,身上穿著一件翡翠玲瓏的翠綠色綃衣,外罩錦繡團花,百寶繡帶束腰,千瓣蓮花的堆繡百褶裙。再看麵目,慈眉善目,笑口微合,白發如雪,臉上輕施薄粉,唇用淡朱。左手自己捧著一軸聖旨,身後有持尚方寶劍、後宮印璽和捧玉盒、拋撒香球的宮娥彩女。誰呀?正是養老宮尊奉的國朝賀老太後。

    賀後拿著這個聖旨,慢悠悠地走到丹墀之前,賀後現在被二帝當母後養著,當然連點三點都不用,反倒是二帝誠惶誠恐地起身看座。賀後並不接他的茬兒,把聖旨展開,誰的聖旨啊?老主爺留下遺旨,詔令五寶監國的。賀後展開聖旨,看了看左右,“八百裏鐵鞭靠山王呼延讚何在?”“臣在!”呼延讚拿肩膀扛著十三節打王镔鐵鞭,走到金殿的當間兒,也是跟皇上點了三點,皇上心說,嗯,今日兒個我成潮悶香了,輪流來點我我也沒點著!

    賀後展著聖旨又朝旁邊瞅,“歸命無佞侯佘賽花何在?”佘太君本來就跟這兒站著呢,知道這裏邊肯定得有自己的事啊,把九龍監國錫杖一頓,“老臣在此!”走到這幾個人一塊兒堆裏,朝皇上要點,皇上擺了擺手,你都點過了,免禮吧。“山王金刀令公何在?山王金刀令公何在?”嗯?沒人言語?“山王金刀令公楊繼業何在?”“老臣在此!”楊繼業先到殿下把金刀從楊洪手裏接過來,扛到金殿,往地上一杵,一百零八斤的定宋寶刀把金殿震得是三搖四晃,刀頭上的九隻大金環嘩啷啷直響。書中暗表,這口寶刀,相傳為當年薑太公滅紂封神降妖伏魔時所用的百煉名刀,上麵鐫刻封神寶誥,妖魔遇而遠避,神鬼難當其鋒!後來輾轉傳到了十六國時候的大夏國君武烈皇帝赫連勃勃的手中,被封為大夏鎮國之寶,南征北戰,所向無敵。大夏國破之後,九環金刀被赫連勃勃的次子赫連昌帶到了直北大同府,進獻給北魏皇帝拓跋燾。後北魏遷都洛陽,這口刀就失落於大同。唐朝末年,赫連氏後人金刀將赫連鐸受命征伐太原晉王李克用,在戰場上被十三太保李存孝砸斷刀頭,大敗而走。赫連鐸沒好意思回軍營,直接落荒而走,發誓要重鑄寶刀再來報仇雪恥。最後在大同府武周山石窟寺落腳,方丈老禪師收留於他。在武周山住了有一年多,赫連鐸朝聞佛經,夕沐梵音,久而久之向往佛法,五口寶刀鑄成,即落發為僧,自號“金刀禪師”。後來赫連鐸收了五個徒弟,就是劉知遠、史建唐、石敬瑭、史弘肇、王樸,這五口寶刀都贈送給了弟子。這個老頭兒可厲害,這五個徒弟裏邊就出了兩個皇帝、兩位天下都招討——石敬瑭是反唐建晉,劉知遠掃北立漢,都做了開國拓土的君主;史建唐是晚唐莊宗、明宗的兩朝元戎,史弘肇是劉知遠駕前的三軍總領,都是戰功顯赫,可惜到最後也都是死於非命,被奸臣陷害。兄弟五個裏邊隻有王樸看破紅塵,回到了師父的石窟寺裏陪伴師尊。楊繼業在金鎖關和高懷德哥兒倆對花槍敗陣,羞愧難當,正好遇見雲遊天下的王樸,把他給帶到武周山來見師父,金刀禪師晚年重開山門收了最後一個隔輩兒的弟子,把楊繼業留在了山上,悉心傳授他正宗的金刀刀法。有一天楊繼業在武周山山麓遊玩,沿著武周川之水逆流而上,無意間發現幾座隱秘於深山峭壁之間的佛龕石窟,一時好奇,攀登山崖探石窟,等鑽到石窟裏邊一看,別有洞天!原來是當年北魏皇室的藏寶洞,裏邊珍奇瑰寶無數。楊繼業對別的東西沒看上,就看中了這口刀和當年魏太武帝拓跋燾的一套耀日黃金盔、含星鎖子甲,自己高高興興地穿戴著盔甲,拿著九環大刀就回石窟寺了。金刀禪師和王樸一瞧就愣了,楊繼業把來龍去脈這麽一說,師徒二次再來探石窟,說來也巧,剛到石窟洞口,山崩地裂,全都掩埋不見,僅餘碑記刻石一片。金刀禪師仔細一讀碑記,哈哈大笑,“徒兒啊,看來這就是你的造化,這口刀就是為師的遠祖天王大單於赫連勃勃當年平天下、統萬城的寶刀,叫作九環金背神鋒刀,舉世無雙。”老禪師最後又把家傳的幾手壓箱底兒的刀法傳給了楊繼業,這口刀就歸了令公了。後來楊繼業到臥龍坡拒戰晉王趙匡義,戰敗了高懷德,算是挽回了麵子。潘洪出了個損招,叫六十四員猛將車輪圍戰令公,楊繼業隻把寶刀掄開,削斷眾家將官的兵器,威震宋軍。所以老主爺恩收楊家將以後,頭一件事兒就是把這口寶刀封為定宋神鋒,為監國五寶之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