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47.四百三十九章 為何為官?(1/2)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4868更新時間:2022-03-05 23:43:36

    這時交引監堂前飄起了飛雪,時近臘八節,正是天寒地凍,蔡京吩咐人多添了幾個炭盆。

    章越看了一眼眾人的表情。

    眾人當麵都沒什麽表態,聽說目前沒有人打交引監的主意暫沒太在意。

    章越看眾人意識不夠,也知自己看法確實超前了。過去企業經營就有等歪風邪氣,就是故意不把他經營好了。

    為什麽?就是怕經營好了,遭人惦記,將你明升暗降地調走,然後上麵派個人下來栽桃子或派人來鍍個金,故而弄個不死不活在那拖著,私下裏大撈好處,下麵不明就裏的員工隻知罵領導煞筆。

    這也是章越為何要搞董事會,混合經營的原因。

    下麵蔡京向章越稟告交引所一年之經營。。

    蔡京言,已有兩家質庫行向交引所請求金銀和鹽鈔以為借貸之用。

    其中一位呂員外,在汴京上下大大有名,章越也聽過此人,此人說自己生平四等願望,一願衣裳不破,二願吃食不消,三願拾得事物,四願夜夢鬼交。

    其他三願也罷,第四願堪稱經典,連逛窯子的錢都省了。

    這呂員外平日裏就是跳蚤背上抽筋,黑豆皮上刮漆的主,而他經營又是‘停榻解質’這等日進鬥金之業。

    還有一家則是湖商,這湖不是湖廣,  而是太湖。這是大宋富庶之地,商人也是牛叉。

    湖商除了經營質庫還有書肆,  質庫向上京侯選,  改任,  赴任官員放貸,此稱之為京債。章得象知玉山縣時,  就曾攜八百貫京債赴任,玉山縣幾位豪僧慷慨解囊為他還貸解了燃眉之急。章得象還寫詩感謝。

    至於書肆章越讀書時見識過,除了幫士子辦讀書應考之事,  也向士子們放貸。

    如今湖商和張員外都找上了交引所。

    張員外以月息六厘(年息七點二)之利,向交引所借二十萬貫之數的金銀鹽鈔。至於湖商則以差不多的月息,向交引所借錢三十萬貫。

    二者都以京中的田產宅院作抵。

    這兩家當然不是作善事,白給交引所送錢來了。他們從交引所借得巨款後,再將這筆巨款注入自家的質庫,  書肆裏,  以更高的利息再貸出去。

    質庫書肆也不是最後放貸之處,  質庫書肆下還有牙人專門將錢貸給士民,  層層抽取利息。

    蔡京聽了這個辦法不錯。

    因為官府公然放貸民間這可是朝廷大忌,所以交引監不可能自己出麵,  而是這筆錢交給民間質庫將錢貸出去,  如此可省卻麻煩,每月還能得息。

    此舉就似央行爸爸定一個利率,將錢借給地方銀行,地方銀行再以更高利息借貸出去,最後再以當初的利率將錢還給央行爸爸就行。

    央行爸爸省卻麵向民間借貸的環節。

    蔡京覺得這買賣可以作,同時對於交引所還有一個好處。

    因為交引所異地兌換鹽鈔,  是要一千錢收取五十錢手續費。

    隻要交引所能將貸款放出去,  就可以以免去手續費的優惠鼓勵商人多將金銀存放在交引所。甚至以後改進業務環節,節約了成本,還能給與在交引所長期(如三年期,五年期)存放金銀的商人以一定的利息。

    章越看著蔡京振振有詞地說著,卻露出惋惜之色。

    蔡京不正確麽?

    蔡京不精明麽?

    但正確,精明的蔡京可用麽?

    曆史上北宋鹽鈔一年所入不過兩百多萬貫,蔡京改革鹽法,除了解鹽,還將淮鹽浙鹽一並納入鹽鈔範疇,宋朝因鹽鈔歲入達兩千多貫,收入整整翻了十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