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30.第230章 冰淩城下(1/4)

作者:旌眉字數:10670更新時間:2022-03-06 01:02:11

    盛軍撤回靈州,麥田山之戰傷亡極重,城中餘軍總計不到兩萬,人人悲沉。

    甘振安慰溫遙:“晢曄非同尋常,鷹陣離奇,咱們拚盡全力,靈州仍在,他沒有得逞!”

    次日清晨,莛飛站在城頭遠眺,月鶻不再隱藏行蹤,屯紮於靈州西北,隔河可見。

    天氣明顯暖於昨日,城前的冰麵雖然沒有破裂,但薄處已見水色,幾群白色的水鳥在晨曦裏向南集飛。

    莛飛張望片刻,急速奔下城樓,“溫將軍,晢曄要用淩汛淹城!”

    溫遙一驚,“你怎麽知道?”

    莛飛道:“水鳥集結,沿著河道飛向西南,是去水邊覓食,上遊應該已經融冰開河了。靈州比南麵冷,還有完整的冰層,南北差異如此,一旦上遊流淩北漂,推向靈州,水位壅漲,水鼓冰開,就是最容易爆發淩汛的‘武開河’。”

    “易公子,靈州抗洪多次,堤壩堅固,以往開河,也有冰淩外溢,但很少有淹進城的時候。”

    “溫將軍,前些時日靈州以北的蘭池堡中蠱而破,哨探說蘭池堡所臨的黃河東岸大堤被大段大段的毀去,那裏河道曲拐,容易壅冰,現在月鶻在蘭池堡對岸的西北方紮營,等河中冰淩滿溢,漫出堤壩豁口,晢曄便可坐看冰水鋪向東南,吞沒靈州,淹蓋百裏!”

    溫遙想起毀堤之事,當時以為是月鶻泄憤,原來晢曄早有謀劃。

    麥田山之戰,晢曄步步為營,把西北各戍盛軍引到一處,吸進絞肉的神鷹陣,如果盛軍足夠僥幸,還能筋疲力盡的撤回靈州,他便借用季節和地利,淩汛奪城。

    眾人聽得發冷。溫遙還沒從大戰中恢複,精神疲弱,口吻依然堅定,“我派人去補堤!”

    莛飛搖頭,“豁口寬長,地層還凍著,河岸取土十分困難,恐怕來不及,再說晢曄豈能讓咱們安穩補堤?”

    “易公子,你直說,有什麽辦法?”

    莛飛並無把握,手心發虛,“咱們讓老天作莊,和晢曄一賭!”

    “此話怎講?”

    “溫將軍,靈州西南三十裏是鳴沙寨,外臨青峒峽,黃河河道在此收窄,上遊流淩會在這裏擁積,堆成冰壩,青峒峽以西有數條水渠,從黃河引流灌溉,其中最大的一條叫作唐渠,與黃河河道同向並行,相距八九裏,長達百裏,唐渠又有左右支渠,形同樹杈,渠間有水道,連成灌溉水網。這些水渠分布複雜,隻有州府水域圖上才會標注,晢曄並不了解。”

    “這幾年戰亂,居民畏戰遷挪,水渠荒廢,但引水閉水的閘橋還在。唐渠東麵有一條支渠,名叫惠渠,正好通往月鶻大營背後,如果咱們偷偷派遣兩路人馬,一隊打開閘橋,把黃河主道的冰淩先分入唐渠,再導入惠渠,另一路摸到惠渠下遊,堵住渠道,就可以緩解主道淩汛,讓惠渠冰淩漫灘,反淹西岸的月鶻軍。”

    溫遙讓司田參軍取來靈州水域圖,上麵詳細的繪著各條渠道,果然和莛飛描述的一樣。

    葉桻目露欣慰,衢園玄閣雖然燒毀,但那些書卷圖譜真的都在小書呆的腦袋裏。

    竇三郎依然困惑,“易公子,老天坐莊,是什麽意思?”

    莛飛細看水域圖,“我不能斷定青峒峽的冰壩會堆到什麽地步,能把多少水放入主河道,又能把多少水分進唐渠和惠渠,這由天氣、水位、冰情所定,半在天意,半在人為,如果主河道仍然潰決,咱們還是會麵臨淩汛之險,到時候隻能看兩條水路的災情,誰輕誰重,哪一方會被淹,所以是一個賭。”

    甘振回憶鎮夷峽之戰,“易公子,上次疏冰可行,這次反之易可,如果冰壩擁積不足,我可以帶人投石添堵,設法把更多的水引進唐渠。”

    莛飛想了想,“以前我爹爹攔冰導淩,都是提早在河中打十到十五尺的石樁,那些河流也好,鎮夷峽的黑水也好,都遠遠無法與黃河相比,黃河冰淩能將一整座橋瞬間推斷,大的冰塊可以巨如牛車,投石在黃河難以奏效,與其在青峒峽添堵,不如在廢棄的蘭池堡備好巨石和拋車,盯著主河道汛情,隨時破冰排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