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0章 醉蟹(3/4)

作者:實驗室的倉鼠字數:9396更新時間:2022-06-18 13:47:46

    在外孫三歲這年,儒生在家看孩子,秀兒上街買菜,準備給孩子過一個像樣的生日。

    可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來。

    秀兒中午出的門,到了晚上卻依舊沒見人影。

    儒生心裏急,就抱起外孫出去尋找,可直至找到宵禁,嗓子都喊冒煙了,也沒能找到外孫的娘親。

    此時的街道早已空無一人,自知事情不妙的儒生又一口氣跑到府衙門口,敲響了鳴冤鼓。

    剛躺到床上摟著小妾睡著的知府大人,被這突如其來的鼓聲驚醒,罵罵咧咧穿上衣服來到大堂。

    見敲鼓的是儒生,知府半夜被吵醒的起床氣頓時消了一半,這人他認識。

    去年知府家老爺子仙逝,就是眼前這個儒生幫忙寫的挽聯,知府見其字體端正,對仗工整,就讓他將墓誌銘一塊寫了。

    當知府拿到蠅頭小楷寫就的墓誌銘後,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寫的還是自己那位會偷偷摸丫鬟屁股的死鬼老爹嗎?

    儒生極盡溢美之詞,將已故老太爺寫成了比肩孔孟的聖人,仿佛世間沒了這位整天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的老人家,就要停止運作一般。

    其中一句“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痛失劉老太爺,吾輩當嚎哭三百年”,更是點睛之筆。

    雖說劉府台臉皮薄,最後沒能采納,但這份香火情算是結下了。當下聽聞儒生閨女未歸後,就連忙吩咐手下全城搜尋。

    可忙活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仍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劉府台命人將心力交瘁的儒生送回家,並承諾一旦有了秀兒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會通知他。

    儒生在家苦等到下午,最終等來了一個讓他肝膽俱裂的消息——秀兒死了。

    屍體是一個漁夫發現的,隨著蝦蟹一同被漁網帶了上來。

    當儒生趕到府衙時,秀兒已經被白布罩住,平躺在地上,身下一灘水漬。

    年近五十的儒生幾近昏厥。

    平庸卻不昏庸的知府決定嚴查此事,從臨府請來最好的仵作驗屍。

    ……

    “稟大人,死者身體沒有外傷,身上錢財俱在,死前也沒有行房痕跡。”

    “哦?並未因圖財或劫色而死,莫非是不甚落水?”

    劉府台幹了這麽多年,基本常識還是有的,隻是仵作下一句話就推翻了他的推斷:

    “稟大人,死者肺中沒有積水,應該是先被殺死,而後投入河中。”

    “既然沒有外傷,可是被投了毒?”

    “銀針探體,未見發黑。”

    這位連京城四大神捕都要敬他幾分的仵作如實答道。

    “……”

    劉府台一時犯了難,說實話,他自身能力有限,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全憑朝中一位說得上話的幹爹。

    “這位大人,您一定知道些什麽,求求你告訴我吧。”

    一瞬間仿佛蒼老了許多的儒生低聲朝仵作哀求道,他雖不涉足官場,卻比眼前劉府台更善於察言觀色,通過仵作的表情,他知道對方肯定有所隱瞞。

    這位查驗功夫在王朝可排前列的仵作本就是性情中人,曾因朝廷處事不公請辭多次,如今眼看儒生有冤不得伸,實在受不住內心煎熬,終於小聲開口道:

    “此事莫要和別人講是我說的,雖然令嬡死得蹊蹺,但以我的經驗,仍是死於劇毒,隻不過這毒不尋常,依我看,八成和唐門有關。”

    “唐門?!”

    劉府台幾乎跳起來。

    按理說,一個江湖宗門不至於讓堂堂朝廷命官反應如此激烈,但在巴蜀為官,都明白一個不能放在明麵上的規矩,那就是寧願得罪皇上,也不能開罪唐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