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3.第八章 出征(1/3)

作者:搖搖-欲墜字數:6408更新時間:2022-03-12 04:09:01

    與明朝時期的出征相比,如今的宋朝出征,更像是草頭班子。

    五代十國時期的戰爭,哪怕是滅國之戰,也都是局域戰爭。

    趙德昭在明朝隨朱棣第二次北伐的時候,從應天府和北平,一共抽調了六十多座衛所的軍士,騎兵都超過二十萬,正規兵力在張北集結的時候,超過了五十萬,還有民夫五十萬。

    光是為了協調大軍在路上的衣食住行,就需要有數十將領與沿途地方官員協調超過半年。

    每一支軍隊每天行軍多少裏,需要多少糧食,多少大鍋,需要多少民夫運送補給,全都算的清清楚楚。

    可是宋朝出征呢?不算潘美他們在潭州集結的兵力,趙匡胤各方協調,才抽調了六千騎兵,兩萬七千步兵。

    趙德昭這裏有一萬八千新軍,全部加起來才五萬。

    即便加上潘美在潭州的所有兵力,勉強超過了十萬。

    兵力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關鍵是如今的軍隊缺少後勤將領。

    從他跟趙匡胤商議先南後北的政策,決定出兵南漢,然後,所有的問題都出現了。

    因為邁腿就是出國了,所以這個時代的戰爭,除了基本的補給,後期的補給竟然全部靠搶。

    大宋最先平南平,也就是襄陽以南的江漢平原地帶,每個士兵從襄陽出發,隻攜帶一周的幹糧,根本沒有後勤,全部靠搶。

    潘美進軍湖南,這一路上也是打下一個區域,就搶一個區域,百姓不給糧就殺。

    如今的湖南已經算是大宋的地盤,最南一直打到了郴州,可是有效的管理區域依舊在潭州(長沙)周邊。

    郴州和永州一帶,土匪橫行,根本收不到糧食。

    決定了要攻打南漢,可是沒有一個人想到過南嶺,征南漢,後勤從哪裏來!

    每個人的想法都很單純,打得過就搶,打不過了,就退回來,反正我們是主動進攻。

    聽到這些決議,趙德昭很失望。

    宋朝朝廷的將領,大部分都還是一幫土匪,他們根本沒有這片土地是我們的,這裏的人是我們的臣民的認識。

    大宋不是沒有糧食,特別是湖南湘江一帶,糧食很多,但是缺少統籌帷幄的手段,缺少運送補給的經驗。

    確定南征之後,這半年來,除了訓練新軍,趙德昭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後勤統籌方麵。

    新軍神機營,火器營一共成立了兩千五百人的輜重營,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沿途征收糧食,民夫,然後護送糧草前行。

    在這個時代建立後勤體係,難的不是安排任務,而是讓人們接受這個理念。

    雖然現在有了轉運司,可是如今的轉運體係,粗糙的可怕。

    趙德昭這邊培訓輜重營,沈義倫立即就安排了一大批轉運司官員來培訓,救過就是在軍校裏麵又開辦了一個後勤專業。

    除了糧草補給,如今軍隊的其他後勤配給,更不值一提。

    軍隊中隨軍的武器修補的鐵匠,皮匠之外,連基本的醫生配備都不足。

    此番南下,更沒有人考慮過如何應對山間的瘴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