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4章 偶遇遷徙中的鳥群(2/2)

作者:努力大閘蟹字數:4056更新時間:2022-10-31 07:08:07

    主要原因還是威爾士人對海洋動物的保護十分到位。

    早期還有過受傷的海鳥主動飛到居民家中求助的趣事兒。

    其次就是威爾士海域漁獲豐富,讓那片海域成為海鳥的魚米之鄉,就算冬季漁獲減少也能以海岸礁石上的貝類、海參、牡蠣等維持過冬。

    蓋諾島被列入世界第三大塘鵝保護區後,鳥類協會的工作人員花費大量時間與海鳥們培養感情。

    整整五十年後,直到第三代工作人員接手,這才正式開始對塘鵝的研究、救助以及統計數字等工作。

    在2018年10月底,工作人員才公布第一組數據,一年內共有多達七億隻海鳥在蓋諾島長期或短期生活,其中塘鵝約占百分之八十三、海燕百分之九,剩下的以信天翁與海鷗為主,還有少量的其它海鳥。

    在蓋諾島上長大的塘鵝性情溫順,其他國家的塘鵝隻有十幾歲壽命,唯獨蓋諾島塘鵝能活到二十五歲。

    因此,那些塘鵝的家庭,往往都是四世同堂,甚至是五世同堂,往往會龐大到一群就有幾十隻,去捕魚也是一整群的出發,再一整群的回來,猶如訓練有素的士兵一樣十分壯觀。

    如此大量的海鳥聚集在不到十公頃大的蓋諾島上,一天產生的鳥糞就能覆蓋整個海島。

    曾經有人利用航拍圖清晰看到過海島表麵的不同顏色,那是鳥糞堆積引起垮塌曾壓傷下層的海鳥。

    據說在蓋諾島工作的人員每年都要清理掉至少兩千噸鳥糞。

    即便是如此,蓋諾島的海拔也在不斷升高,從早期記錄的二十七米一直漲到現在的四十二米,平均三年就長高一米,這長高的部分,全部都是由鳥糞堆積。

    有關諾亞島的消息,是李軒在上大學時候的某結課堂上,一個老師說的。

    當時還有人笑談,要是讓我國的有機肥料商去治理那座蓋諾島,恐怕不用三年,就能給它挖到海平麵以下去。

    李軒當時也能笑著當個樂子調侃兩句。

    但當輪到自己的漁船上要來一群海鳥拉鳥糞了,李軒卻是絕對的不願意。

    天空中的那些海鳥,飛翔的速度很快。

    幾乎是李軒才下完命令沒多久,就黑壓壓籠罩到了漁船的上頭。

    李軒看到那群烏壓壓往下壓的海鳥,頓時臉色一跨。

    得,這麽多的海鳥,就算有船員們驅趕,又哪能全部驅趕幹淨?

    一會船上肯定要臭氣熏天了。

    “船長,我們把船開快點,另外把手機都打開,放音樂,把聲響弄大,能嚇走不少的海鳥。”楊華建議道。

    李軒點點頭,“也隻能這麽弄了,一會等這些海鳥走了,再來給漁船來一遍大掃除吧。”

    所有的船員,都掏出自己的手機。

    李軒也掏出手機,點開,將手機音量調到最大,放了一首水手。

    做完這一切,李軒就抬眼看著天空,等著這些海鳥落下。

    結果卻令李軒大吃一驚。

    這些海鳥確實是一窩蜂的落下了,但卻不是落往漁船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