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8章 陳皮(2/2)

作者:努力大閘蟹字數:4238更新時間:2022-11-17 22:48:15

    其實所有種過地的農民都是知道的。

    有機肥料外加各種雜七雜八的生物防蟲設施,一年下來柑果也要分攤一塊錢一斤左右的成本。

    而山地種柑的就沒那麽多顧慮,化肥農藥照用不誤,一年下來每畝分攤一千塊錢就頂天了。

    另外,新會柑從種苗到采果需要三年,按照十年一個批次算,一畝地一批次投入約十五萬,按照新會一戶柑農種植十畝果園計算,加上後期陸續的投入,十年成本約兩百萬。

    而柑橘的產量也不多,豐年產量大概可以達到二十五噸。

    遇到災年,那不知道該咋說。

    總的來算,十年產量大約有一百五十噸。

    而再看看其它地方種柑橘的成本。

    想魚龍灣這樣的山地種果,一戶果農隨便種四五十畝都是很輕鬆的。

    按照五十畝算,每畝十年投入封頂才一萬塊。

    五十畝十年投入最多也就五十萬。

    產量的話,有水田一半以上,十年大約四五百噸。

    按照兩元一斤計算,總收入能達到兩百萬元,利潤比水田高很多。

    但實際上有個問題,就是一般的柑果如果不冒充新會柑,根本賣不出兩元一斤的價格。

    當然了,這是柑橘的價格,不是陳皮的價格。

    當年的水田陳皮也就是兩百塊錢一斤的樣子,不貴。

    但新會陳皮需要陳化三年才能稱為陳皮。

    新皮每年需要翻曬。

    翻曬的新皮,每年會減輕,比方在一百年收了一百斤新會陳皮,每年按照老規矩翻曬整理,三年後也就剩下八十斤了。

    這個損失,是不以人的意誌而改變的,是陳皮在陳化過程中,內囊會鬆化、脫落,是自然現象。

    那麽,一八年收購陳皮價是兩百塊錢一斤,那到三年後的成本價就成了兩百五十塊錢一斤了。

    另外,在陳化過程中,還有其它損耗,比如曬皮時會有一些陳皮斷裂了,品相就變得不好,價格也會受到影響,收藏不慎受潮發黴了,那就廢掉了。

    所以陳皮每年的升值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越是工藝嚴謹標準嚴格的,損失就越少,利潤就變大。

    目前,市場上假冒的新會陳皮主要分偽兩種。

    一類是新會非水田核心產區的山地柑,原材料成本遠低於核心產區,但若是正兒八經種的是新會柑,也就是味道不純、香氣不足、品質不佳,因產區不在地理標誌範圍內不能稱作新會陳皮。

    這種陳皮一般流通於藥材市場,按年份計算售價兩百到五百塊錢一斤左右。

    有些做舊做得太離譜了,烏漆麻黑的,在農貿市場以幾十塊錢的價格低價處理。

    另外一種是完全就是水果橘子、桔子皮烘幹製作的。

    這類陳皮原料有可能來自飲料廠、水果店回收的果皮,形狀亂七八糟的。

    魚龍灣以前產的陳皮就是這種,茶商收走之後,在市場上大肆流通,檢查人員來了把新會牌子收起,就掛陳皮兩字,檢查人員走了就把新會兩個字給重新粘上去,不過消費者們也不傻,這種陳皮最終是走向一般是餐飲和藥材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