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00章 奇蝦的“未解之謎”(下)(2/2)

作者:努力大閘蟹字數:4076更新時間:2022-12-25 06:24:40

    科學家還想象了一個蝦頭,由於它不是蝦,所以命名為奇蝦。

    1994年,我國科學家在帽天山發現完整的奇蝦化石,糾正了從前的錯誤,所謂的尾巴其實是它的爪子。

    最完整的奇蝦化石出土在我國帽天山的頁岩中。

    1992年帽天山北坡修築公路,推土機推出了一個巨大的斷麵,給了奇蝦化石被發現的機會。

    第一塊標本在發現之初隻有前附肢的末端露了出來。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一所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在野外當場就修理起來。

    當完整的一對前附肢和頭部顯露之際,科研人員們不禁興奮得大喊起來。

    第一塊奇蝦標本的現形,又引出了第三塊完整奇蝦的問世。

    其實,這第三塊奇蝦化石早在1990年就已被南古所的科研人員采集回來,但當初它怪異的形體讓人迷惑,因而被冷落在辦公室的托盤中將近兩年。

    隨著標本的修複,一個完整的凶猛的獵食者形象才出現在人們眼前。

    這種怪物引出了大大小小的未解之謎。

    比如,目前尚不清楚奇蝦的食譜。

    有些人認為這種生物以三葉蟲為食,證據包括寒武紀時期的三葉蟲化石上麵普遍存在猶如咬痕的損傷。

    但近來,一些專家質疑這種觀點。

    首先,沒有奇蝦糞便化石,而且也沒有胃內殘留物質。

    而且奇蝦的嘴巴確實顯得過於薄弱,不足以壓碎三葉蟲的殼。

    一部分古生物學家堅持認為,奇蝦的主要食物是軟質微生物。

    另一個未解之謎就是,奇蝦是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出現的眾多奇特的生物之一。

    但人類目前為止,從未找到過代表其祖先形態的遠古生物,奇蝦這種生物,就好像突然就出現在了這顆星球上一般。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沒有證據顯示寒武紀的生物比現今活著的生物更簡單,比如說有更少的細胞類型或更原始的眼球構造;恰恰相反,寒武紀時代的動物形態既複雜又精巧。

    對此科學家尚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

    而且奇蝦這種生物,它比同時期的其它生物,普遍大上千倍以上。

    另外,奇蝦這種奇怪的生物,是怎麽消失在海洋內的,同樣是一未解之謎。

    之前,人類所發現的最晚的奇蝦化石,是在四點四億年前。

    古生物學家們推測,可能是跟恐龍一樣,因喪失物種優勢被餓死,奇蝦也沒有逃脫滅絕的命運。

    可這根本就不現實,因為自奇蝦以後,後來的海洋生物的塊頭也是越來越大的。

    連那些巨物都能在海洋內尋找到充足的食物,在這顆星球上存在了一億年時間的奇蝦,沒理由會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來滿足它的生存需要,而被活生生餓死。

    對於這最後的一個未解之謎,李軒倒是有了那麽一絲猜測,四點四億年以後的奇蝦,其實根本就不是滅絕了,而是由淺海,轉移到了深海中生存,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