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9.第一節 袋鼠之邦(1/4)

作者:周遠廉字數:10882更新時間:2022-03-21 10:24:52

    二月初,上海春寒料峭,最低氣溫還常在零度以下。我是勉強脫下了滑雪衫,穿著厚厚的兩件毛衣登上飛機的。第二天一早到達澳洲,卻是單衣單褲還熱得滿頭大汗。幾個澳大利亞朋友在悉尼機場歡迎我們,清一色的短袖衫短褲連衣裙,儼然是夏季酷暑的裝束。嗬,我這才不僅是從理論上,而且是真正地從感覺上體會到了,我已經來到了赤道另一邊的南半球。

    南北兩半球的季節正好相反。據說二百年前,當第一批英國移民乘船來到澳洲大陸時,這一強烈的季節反差就曾使他們詫異不已。有個移民在寄回英國的家信中這樣寫道:

    “實在太令人驚訝了,這個神奇的地方:聖誕節居然不在冬天而在夏天,大樹光掉皮不掉葉,而動物們不是走的卻是跳的!”

    澳洲的確是一片具有鮮明個性的土地。除了每年年初是夏天而不是冬春之交這一點迥異於歐洲大陸之外,那“光掉皮不掉葉”的桉樹遍布整片大陸的景象,那“不是走而是跳”的袋鼠大批出沒於叢林之中的生態特點,也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我曾隨一位澳洲朋友去遠離悉尼四百公裏的北部山區訪問。我發現沿途所見的樹木,無論是兀立於牧場原野中的獨木,還是綿延數十裏望不到頭的叢林大樹,竟幾乎全是桉樹。那桉樹粗壯高大,在叢林中的挺拔俊秀,在曠野中的則枝椏多而壯,望去鬱鬱蔥蔥的。有意思的是它們從夏末秋初就開始換皮,深褐色的舊樹皮一片片一條條地剝落下來,露出青白包的新樹皮,要到次年的春末夏初方才換畢。因此,差不多是整整一年之中,盡管它因為是常綠喬木而綠葉常俘,但它的主幹和分枝看起來卻總是斑斑駁駁、破破爛爛相的。不知其規律的人會以為它們害了病或許要枯死了,而實際上它們卻是在生機勃勃地更新著自己!

    二百年前的澳洲隻有數量不多的土著部落活動在沿海地區,整片大陸除了中部的維多利亞大沙漠之外,便是那由桉樹組成的密密叢林。一七八八年,被當時的英國政府押送至此的一千五百多名流放犯成了開發這片處女陸地的第一批移民。艱難困苦是可想而知的。許多早期的澳大利亞文學作品描寫道:板結的土地堅如頑石,一鎬掘下去隻能挖出一個小小的窩兒;遍地荊棘,人們常常在叢林中迷失了方向,活活餓死。著名的紀實性長篇小說《生活便是如此》中,就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因為去采草莓迷了路結果死在叢林深處的情節。而那些蓬勃生長著的桉樹,則不但木質堅硬,極難砍伐,而且由於含有豐富的桉油,幹旱季節在陽光的強烈照射下又常常會自燃,引起毀滅性的叢林火災。大火無情地吞噬著一切:人、牲畜、還有辛辛苦苦營建起來的樹皮小屋。逃離了火災地區的幸存者們不得不一切從頭開始,有的則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幾乎在所有的地區曆史博物館,都可以看到那些當年流浪者的畫像和照片。他們瘦骨嶙峋,衣著襤褸,有的在空漠的田野裏踽踽獨行,有的枯坐在叢林深處的小溪旁歇息。一個背囊、一個盛水煮食的洋鐵罐、一隻小小的食品箱,就是他們的全部財產;而夥伴,則是一條忠實的狗而已。

    澳大利亞人愛養狗,就自二百年前始。養狗的目的當然有了變化。當年是夥伴,是助手;現在除了鄉村尚有牧羊狗、看門狗之外,城市居民卻大多豢養那種專供觀賞嬉戲取樂的叭兒狗之類了。不過許多叭兒狗也兼看門之職,看見生人,吠叫起來也挺凶的。澳洲朋友告訴我,遇到這種情況,不必怕,隻要對它說:“喂,別這樣喊叫,你是一條好狗,很好的狗!”它也就閉,上嘴了。我試過好幾次,果然。叭兒狗看來特別喜歡人家拍它的馬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