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4.七 小結(1/2)

作者:周遠廉字數:5442更新時間:2022-03-21 15:16:23

    法國藝術理論家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曾經指出,各門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的階段:“那是藝術開花的時節;在此以前,藝術隻有萌芽;在此以後,藝術凋謝了。”他認為,在藝術的草創階段,有靈感的藝術家也會成批地湧現,偉大的藝術形象在他們心靈深處隱隱約約地活動,但他們還缺少足夠的時代經驗和藝術才能,因此構不成集中、強烈的藝術效果。例如莎士比亞之前的英國戲劇家馬洛,也曾表現過與莎士比亞相類似的某些感受,但又遠不及莎士比亞完整、係統、強烈;在藝術的凋謝階段,技巧嫻熟的藝術家仍然為數不少,甚至可能會比繁榮階段還多,但他們的思想感情已顯得淡薄,也缺少了偉大的觀念、宏健的風範,因而也就無力挽救藝術的衰微。例如希臘悲劇從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過渡到歐裏庇得斯時,已經明顯地出現了凋謝的征兆。丹納的這一思想,是有道理的。元代,正是中國戲劇“開花的時節。”在元代之前,中國戲劇基本上還處於“草創階段”,而在元代後期。雖然就中國戲劇整體來說還會數度開花,但作為黃金時代的驕子——雜劇藝術,卻無可挽回地走向了凋謝和衰微。總之,在元劇的黃金時代,中國戲劇的生命力獲得了空前透徹的展現,我們有理由把它看成一個完整的審美係統,並通過它來窺視迄止元代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

    眾多的元代戲劇家,氣質不一,作品各異,但當他們集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聽到了如雷鳴般響亮和深沉的一聲長長歎息:他們在代表著蒼涼的大地、可憐的黎民、壓抑的氛圍,傾吐著時代性的鬱悶。在這深長的歎息聲中,我們又可看到他們在黑暗中閃亮著的灼灼目光,追索著光明,構思著理想,反射著遠天的曙色。這樣,元代戲劇藝術家的群體,也就構成了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生命實體,它雖然不免也會有一些瑣屑的興趣和行動,但總的說來卻有著能夠順理成章、自成格局的喜怒哀樂,有著明確的意向和行動趨向。它的主幹性行動是積極的,健康的,著眼於社會改造的,麵向著未來世界的。在滿目瘡痍的現實麵前,它思索著社會秩序,思索著曆史經驗,也思索著通向幸福的途徑。它又以飽滿的情感,使這些思考升華為一個個鮮明的形象,一個個精美的構思。它完整地向人們展現了許多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的藝術夢境:青褐色的是秩序的夢境,棕黑色的是曆史的夢境,粉紅色的是情感的夢境……它們互相交織,構成了一座宏偉的藝術巨築,既不缺少什麽,也不多出什麽。

    但是,這座藝術巨築又不是封閉的。既然它是那樣靈敏、那樣完整地感應著社會生活和社會心理,因此,隨著社會生活本身的發展,在它的一種戲劇形式走向凋謝之後,又會伸發出另一種新的戲劇形式,永遠保持著生生不息的開拓性。元劇的黃金時代,一向是後代中國戲劇發展的重要藝術基地。後代戲劇家們在把握生活的深度上還會作出新的努力,在藝術表現的豐富性上還會作出新的貢獻,但元劇在其黃金時代所作出的一係列重要的藝術建樹,卻作為一種永久性文化成果賜惠於後代,甚至變成了中國戲劇文化的固有傳統。這種傳統,又與中國觀眾的審美習慣相對應,構成了延綿數代的審美心理嗜好。例如,無論是明、清還是近代,當人們要以戲劇審美的方式來把握生活的時候,大多包含著鮮明的是非、強烈的激情,大多樂意運用大膽的想象、奇瑰的構思,大多指向著圓滿的結局、情感的滿足。在藝術格局上,他們也總是習慣於追求浪漫、抒情、鬆逸、自由,富於民間氣息,既適合市民口味,又不失書卷神韻。不管戲劇家平時過著什麽樣的生活,也不管觀眾在進入劇場前處於一種什麽境況之中,隻要他們一進入戲劇創作和戲劇欣賞過程,就十分自然地適應這種美學格調,十分主動地以這種方式來推動自己的審美心理。這一切,都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歸之於元劇的開鑿之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