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8.第四十八章 驗骨(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214更新時間:2022-03-24 00:12:37

    有鑒於“官不修衙”的傳統,巴陵縣衙本就有些破敗,斂房更是老舊陰森,眼下又即將入夜,隻剩餘暉微光從天窗投射下來,整個斂房昏暗陰冷,讓人心裏發緊。

    人類是感官動物,更是視覺動物,相對而言,新鮮的屍體會給人帶來一種心理的恐懼,腐爛的屍體更多的是刺激身體的嘔吐反應,而白骨所帶來的影響,也就小很多了。

    楊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工作環境,本身又接受科學教育,是個無神論者,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屍體,都已經見慣不怪,是故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在技術層麵上講,屍體白骨化,會給檢驗取證帶來不小的難度,肉身的腐壞帶走的不僅僅是肌肉和髒腑器官,更帶走了許多能夠反應死者生前形態的證據。

    比如體表的痕跡,比如內髒是否受損,比如胃內容物等等,這些東西都能夠為破案帶來直觀或間接的證據。

    可白骨化了之後,這些東西也就隨之消失,能夠檢驗出來的也就變得更少。

    但對於楊璟而言,屍體白骨化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他需要對屍體進行解剖,這也是他比較擅長和慣用的檢驗方法,可在這個年代,即便這些屍體還查不出身份,但也由不得他胡亂解剖,而白骨化之後,他不需要解剖,就能夠直接觀察到骨頭上留下來的痕跡。

    如此一想,楊璟也就多了幾分信心,眼前的白骨已經由張證等一幹仵作清理幹淨,由於埋藏的時間很長,其中一些骨頭氧化很嚴重,已經發脆,楊璟也變得小心了許多。

    通常情況下,新亡的死者骨頭會帶著黃白色,經過腐爛氧化之後,會變白,如果沒有棺槨保存,土壤中的金屬成分等作用之下,也有可能會使骨頭發黑。

    而一些文學或者影視作品裏頭,將骨頭發黑當成檢驗死者是否中毒的標準,並不太準確。

    古時的人比較簡單粗暴,下毒一般用砒霜之類的劇毒,但砒霜其實也不是那麽容易買到的,即便買到,也是要登記在冊的。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硫化砷能夠使得銀針變黑,所以很多古代認為銀針施毒是可行的,但這也僅僅是因為古代提純技術不行,砒霜裏頭雜質比較多,銀針才能變色,換成其他毒藥可就不行了。

    砒霜一類的礦物或者金屬毒素,在無法檢查胃內容物以及血液等的情況下,與其檢查骨頭,倒不如檢查頭發和牙齒。

    所以楊璟也沒有妄下斷論,先前他已經粗略地查看過這些白骨,所以這一次他便一具一具仔細的檢查。

    第一具白骨還算是比較新鮮的,骨頭比較致密,保留著少量毛發,眼窩裏甚至還有一些殘留的腐肉。

    這具女性屍骨比例適中勻稱,從頭骨可以看出,應該長得不錯,之所以注意這些,倒不是楊璟有別的心思,而是死者的長相,說不定會成為殺手的動機,許多女人都死在美麗的容顏之上,所謂紅顏禍水,美麗的女人可一定隻給別人帶來災禍,自己也同樣會因為傾世容顏而惹來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