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0.第一百二十一章 夜領聖旨(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504更新時間:2022-03-24 00:13:04

    對於宋慈與齊懸濟背後的正義團體而言,因為宋慈的臨陣退縮,他們的計劃是功虧一簣了。

    但對於楊璟而言,他又重新認識了宋慈,也越發敬佩宋慈。

    這位大宋提刑官是人,而不是神,他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長短,能夠果決地舍棄無法堅守的利益,能夠將自己最擅長的本事,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這就足夠了。

    如果他明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還因為貪戀權勢而入相,無法對抗賈似道等奸佞還是小事,反被敵人牽著鼻子走,被敵人利用,做出禍國殃民的事情來,就更是百死莫贖了。

    離開宋府之後,楊璟便回到縣衙,安心養傷,在此期間,朝廷的命令也不斷下發,舞弊案終於被挖出來,再度發酵,彭連城再難幸免,不僅僅隻是巴陵的縣丞主簿和教諭,連同江陵府提學司以及荊湖北路的各級衙門也都受到了嚴格的清查,皇城司的探子四下出動,官場震動,處處鶴唳風聲!

    而閻立春的凶殺案子也正式交給大理寺和刑部複核,巴陵縣和江陵府將一幹人證物證全都上交,除了杜可豐的證詞之外,還有彭老太公以及彭府一幹奴仆等作證,閻立春本人不日也將押解到臨安接受審判。

    至於閻立春私自使喚閹人等劣跡也被挖掘出來,作為呈堂證供一並提交了上去。

    這樁凶殺案堪稱驚世駭俗,受害人多達三十餘人,而且全都是女性,作案手段極其凶殘,而凶手卻言之鑿鑿理直氣壯,毫無反省懺悔的意識,而且還牽扯到閻貴妃所在的氏族,朝堂上更是唇槍舌劍,明爭暗鬥,一時間人人自危!

    朝堂公事自然有罰有賞,作為舞弊案的暗中調查者,宋慈雖然致仕,卻心係地方,眼下江陵府官場糜爛不堪,特準宋慈起複,任命為湖南刑獄提舉,總督荊湖路的斷獄刑訟,可謂幹起了老本行。

    不過這個結果也讓人唏噓不已,畢竟與他起複為相實在相差太遠,算是雷聲大雨點小,高高拿起卻又輕輕放下,其中關節也不言而喻,這也讓朝堂上的清流忠臣們感到非常的喪氣。

    楊知縣在這兩樁案子當中的表現也極其出色,朝廷也下發了嘉獎,隻是他剛剛擔任巴陵知縣,任期還長,暫時將封賞都記下,待得三年期滿,即可晉升遞補將領知府。

    由此也看得出來,今次果真沒辦法扳倒閻貴妃,因為楊知縣就是彈劾閻貴妃才遭貶黜,今番立了大功卻沒能直接補缺江陵知府,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楊璟也曾想過,如果宋慈沒有燒掉那片罌粟林,沒有因此惹怒官家,閻貴妃會不會被扳倒?

    不過宋慈既然做出這樣的選擇來,肯定早就全麵思考過,他終究隻適合做個推官,維護地方,除暴安良還行,治國輔政玩弄權謀卻不是他的強項。

    作為首席功臣,按說楊璟會因此而平步青雲,然而受限於出身,楊璟想要在官場上再進一步,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大宋朝最重視文教,讀書人擠破了頭往科舉這條路上擠,早在北宋時期,朝廷就出現了冗官現象,許多新晉進士隻能眼巴巴地候缺,要花錢疏通關係才能補缺,大量的進士隻能吃著朝廷的俸祿,卻沒有具體的官職可以去履行職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