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60.第三百六十一章 故人東來宣詔聖旨(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634更新時間:2022-03-24 00:14:34

    聽說聖旨已經到了驛站,楊璟也不由有些振奮,趕忙穿戴整齊,到客廳去見隨聖旨而行的禮部官員。

    接旨可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尤其是沒有太多機會見到官家龍顏的地方官員。

    影視作品中一家人還在吃飯,突然說來了聖旨,一家人嘴巴都沒有擦就衝出去,見到太監就嘩啦啦跪下,實在是太過誇張,也不太符合現實情況。

    宋太祖趙匡胤立下規矩,大宋朝不殺士大夫,經過真宗仁宗等諸位帝皇的大力扶持,大宋朝也奠定了文人至高無上的地位。

    正因為文官們地位尊崇,非重大節日或者儀式,便是上殿麵聖都不需要跪拜,隻需要行文人拱手作揖之禮。

    但聖旨除了具有官家尊威之外,還是正式的一個儀式,所以接旨的時候,視官職大小,其實是需要跪拜接旨的。

    而且地方官員也並非大部分都不是京官下放,對接旨的流程和禮節也不熟悉,所以重大聖旨下發之時,都有隨行人員指點官員接旨的有關禮儀。

    對於重大事件的聖旨,通常由禮部派人隨行,由這些禮部官員來指導和完成接旨儀式,而尋常的聖旨,則隻需要宦官稍微提點即可。

    矩州風雲變幻,眼下終於有驚無險,保住了朝廷和官家顏麵,對於整個大宋朝而言,都是長臉的事情,所以今次的規格也要隆重一些。

    但凡這種大的接旨儀式,禮部官員需要提前拜訪接旨的官員,向他們說明接旨流程,而接旨官員也需要提前沐浴,做足了準備,並讓地方官場的大小人物,乃至於找一些百姓夾道歡迎,鬧出一些聲勢來,如此才能顯示出規格之高,儀式之隆重,彰顯浩蕩之皇恩。

    這種隨行的禮部官員官身通常都不會太高,而且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苦頭也不少,但到了地方之後,地方官員通常會給不小的好處,畢竟誰都不想因為得罪了禮部官員,而沒有得到指點和提醒,在接旨的時候鬧出笑話來。

    楊璟來到客廳之後,便見到禮部官員靜坐著,桌上的香茗還冒著嫋嫋青氣,但這官員正襟危坐,目不斜視,雖然麵色嚴肅,給人一種拒人千裏之外的冷淡,卻又讓人生不出惡感來。

    不得不說,禮部的官員作為掌管國家重器祭奠乃至百姓規章的部門,自身修養也確實堪稱典範。

    這位禮部官員見得楊璟出來,緩緩站起來與楊璟見禮,並未如表麵上那般倨傲,反倒顯出一些謙卑來,許是他已經知道聖旨的大概內容,楊璟往後必定前途無量,他一個小小禮部小郎中,也犯不著得罪楊璟。

    兩人坐下之後,禮部官員便將一概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說與楊璟知曉清楚,楊璟這一問才知道,今番來宣旨的,竟然是“老熟人”王念恩!

    上回王念恩給楊璟帶來了官家的密旨,讓楊璟擔任皇城司江陵府的辦事,可兩人之間也鬧得不是很愉快,隨之而行的禦醫官齊懸濟也是鬱鬱而歸,沒能替官家搜羅到閻立春研製的“丹藥”。

    這正是前番所說的,閻王易躲小鬼難纏,也多虧這位禮部官員沒有刻意隱瞞,否則楊璟毫不知情,到時候與王念恩這大太監見了麵,可就尷尬了。

    再者,王念恩對楊璟頗有成見,若要故意給楊璟穿小鞋,故意讓楊璟出洋相,也不是沒可能的事,如今知道了,自然能夠早做準備了。

    楊璟又讓人將矩州通判趙宗昌找了過來,這禮部官員見得趙宗昌,趕忙站起來行禮,見得趙宗昌對楊璟客客氣氣,想了想,又提醒楊璟幾條小細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