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67.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君隨行饋贈筆記(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424更新時間:2022-03-24 00:14:36

    楊璟想的沒有錯,宗雲和董尚誌等南無派弟子,確實要離開了,因為佛道辯論的時間要看著差不多要來臨,他們必須要趕回北方去了。

    今番辯論的地點在大都,嚴格來說還不算大都,因為此時還是蒙古帝國,忽必烈還未正式建立大元朝,大都也就是北宋時期的燕京,後來的北京,此時大都城還沒有開始大規模擴建。

    因為路途遙遠,他們必須及早啟程,而宗雲與董尚誌達成了諒解之後,即便為了師父王道明,他也不得不去參加這次辯論,可惜楊璟是沒有機會見識一下這次盛會了。

    這佛教傳自印度,是外來的教派,屬於夷狄之教,而華夏乃中天之國,素來認為夷狄蠻戎文化低落,不當可信,本土道教作為衛道者,與佛教之爭是由來已久了。

    從漢朝開始,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宋元明清,兩教之間的爭論從未停歇過。

    西晉之時,道士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經”,簡單來說就是你們這些大和尚,其實都是我道家神仙的徒子徒孫,這也成了兩教爭論陷入白熱化的焦點。

    隨著曆史潮流的發展,統治者的政治需要或者百姓的盲目崇信,兩教互有勝負,幾乎算是交替著引領百姓的信仰。

    到了宋時,王重陽創立全真道,五代掌教李誌常,也就是丘處機的弟子,尹誌平的同門師兄弟,由於侵占佛寺,破壞佛像,又將“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經”以及“老子八十一化圖”刊印出版,宣揚老子化胡學的說法,惹得少林寺大和尚福裕發火,才有了這次辯論。

    如果曆史軌跡沒有發生變化,這次辯論會讓全真道走向衰落,再也無法重複榮光,更沒辦法再重返巔峰。

    因為辯論以全真道失敗告終,蒙古汗勒令燒毀了道德經以外幾乎所有道經,元憲宗最後的皇帝,包括元世祖忽必烈,都下詔彈壓全真道,全真道從此一蹶不振。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宗雲和董尚誌今番北行,實在是前途堪憂。

    宗雲心裏似乎也有些愧疚,因為他沒辦法陪同楊璟出使大理,有種臨難脫逃的意思。

    然而楊璟卻看得很開,雖然今番出使有著不小的危險性,但這件事關乎到全真教的生死存亡,宗雲選擇離開也是無可厚非。

    再者,官家通過內等子來警告楊璟,讓楊璟不要跟武林人走得太近,尤其是全真道士,此時宗雲等人離開,對楊璟而言未嚐也不是一件好事。

    見得宗雲有些不太敢接觸他的目光,楊璟隻是笑了笑,也不顧董尚誌在外頭,一把摟住宗雲的肩膀,嘿嘿笑道:“這次可要加把勁,可不能丟臉!”

    宗雲見楊璟故作輕鬆,心裏也不由一暖,卻是說不出話來。

    楊璟想了想,便朝宗雲說道:“我好歹也是師弟,說什麽也要出一把子力,師兄,師叔,二位且跟我來。”

    宗雲和董尚誌也不知楊璟賣什麽關子,便跟著楊璟離開了房間,走出院子,不多時便繞到了左首小花園旁邊的一個小院裏。

    董尚誌和宗雲一看,便見得王不留正在書房裏教楊艾男擺弄算籌。

    見得楊璟三人到來,王不留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摸了摸楊艾男的頭,這才走了出來。

    楊璟看到王不留臉色不太好看,心裏卻有些暗喜,朝王不留道:“這些日子,王老辛苦了,也多虧你教導艾男,這小子進步神速啊...”

    自打與楊璟相遇相識之後,王不留對楊璟從來都是很恭敬,每次都稱呼楊璟為楊大人,隻是這一次,他卻有些不冷不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