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61.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師製槍嚴防死守(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84更新時間:2022-03-24 00:15:12

    楊璟見得後院起火,差點波及旁邊安放**的實驗匠房,也是嚇出一身冷汗來。

    好在搶救及時,又有大批的護衛人員幫忙救火,這才沒讓災難波及開來。

    楊璟詢問之下,才知道一名本土匠師出於好奇,偷偷進行**試驗,這才引發了爆炸,那名本土匠師當場被炸死,匠房裏頭協助他做實驗的幾個匠人也嚴重燒傷,而杜可豐等人則沒有受到傷害。

    雖然是匠人擅自行動,又連累了他人,還差點害死所有人,但楊璟還是讓夏至丫頭拿出財物來,好生撫恤死者家屬,盡量做好善後工作。

    之所以如此急迫地讓杜可豐和諸多宗師進行研製,楊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沒有足夠的高手幫助的情況下,楊璟隻能研製一些火器,更何況白觀音手裏頭還有一把火銃,想要對付他們,楊璟就不得不依賴於新型的火器。

    對於軍事或者槍械迷們來說,漢陽造老套筒絕對是一款經典到爆的火槍。

    這款槍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抗日抗戰,乃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老式槍械,雖然優劣都很明顯,但勝在製作技術要求並不算太高。

    楊璟本想讓這些匠師們照著老套筒的設計理念,研製出一款新式火槍,奈何時間太倉促,再加上魏無敵不知何時就會來報複,所以楊璟隻能改變了想法。

    他想起當初參加過美國西部的一個戰爭博物館,裏頭有一支槍吸引了他的注意,讓楊璟喜歡得不得了。

    那是一支很有曆史的老槍,騎兵型的美式西馬龍****,大且重,槍管雖然粗糙卻又長又重,鼓輪也很大,木質手柄,射程雖然短,精度也不算高,但近距離射殺的威力極其巨大!

    楊璟讓杜可豐等人研製的,便是這一款老槍,因為工業技術要求並不算太高。

    杜可豐等人已經掌握了鍛鋼技術,在為楊璟鍛造臂甲秦疆和唐刀勾踐之時,便已經掌握了製造足夠強韌的鋼材的技術,所以材料本身已經沒有任何問題。

    而五十名宗師的精心手工製作,諸多零部件也都製作了出來,槍身和彈鼓都已經製作完畢,剩下最大的難題,便是子彈。

    一般子彈通常分為彈殼、底火、***和彈頭四部分組成,宗師們早早便完成了彈殼和彈頭的製作,純手工打磨,質量相當過硬,杜可豐也早已掌握了***的配製。

    眼下最難的問題便是底火的製作,這個底火就是裝在子彈底部銅帽裏頭,用來引燃***的引信。

    那個銅帽是軟的,槍械的**或者撞針的撞擊之下,銅帽擠壓,會引燃底火,底火從傳火口進入彈殼,引爆***,從而射出彈頭。

    楊璟說使用的還是構造最簡單的博賽克底火,隻有一個傳火口,盡可能地降低製造工藝的難度。

    由於匠師們無法做到太過精細,所以這支騎兵式的西馬龍****已經超過了標準規格太多,看起來很巨型,也很沉重。

    楊璟為配合使用轉鼓式彈倉,子彈也必須製作得大好幾號,隻是填藥量也需要重新計算,甚至於炸膛的風險也會增加很多。

    為了預防炸膛,楊璟甚至借鑒柯爾特蟒蛇式左輪,將槍管製作成帶有加固的重管。

    **的配製一向是杜可豐的專屬特權,是他能夠支配諸多匠師的得意之處,隻是在大理的時候,為了勝利,他隻能無私地分享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