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67.第五百六十九章 淮北小鎮紅夷別吉(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232更新時間:2022-03-24 00:15:54

    淮河,古稱淮水,介於黃河與長江流域中間,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為“四瀆”,乃是中國七大河流之一。

    淮水在古時是獨流入海的,春秋時的《禹貢》就有說,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不過到了南宋建炎二年,朝廷為了抵禦南下的金兵,汴梁城的守將杜充指揮軍隊決開了黃河堤壩,造成了黃河改道,濁浪滔滔,都經由泗水,分流到了淮水,

    到了紹熙年,黃河再度決堤,黃河水湧入淮河,往後便經由淮河入海,濤濤的黃河水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最終使得淮河入海受到了阻滯,在盱眙和淮安之間,形成了後來的洪澤湖。

    楊璟對地理並不熟悉,朝代更迭,滄海桑田,往日不同今時,對古代地理更是一無所知,雖然宗雲和葛長庚等人也常常講一些遊曆天下的趣聞和風情,奈何沒有親眼所見,終究很難想象。

    當公羊徙野帶著自己偷渡到淮河北岸之時,楊璟終於親眼得見這條抵禦了金人和蒙古大軍的大河!

    河流就像母親,養育了人類以及人類的文明,但凡有大江大河的地方,都孕育出極其古老的文明,比如中國的長江和黃河,印度的恒河,埃及的尼羅河等等。

    但河流也像一道壁壘,保護著流域內的人類文明,抵禦外敵的入侵,同樣像極了母親,無私地撫育著子女,當危險來臨之際,柔弱的母親卻又變成了強大的盾牆和長城。

    正是親眼見識到這條河流,楊璟才更加意識到,南宋一退再退,可淮水卻如何都不能丟,如今淮北早已淪陷,與蒙古人算是劃淮而治,如果淮水再丟了,南宋朝廷隻能退到長江流域,依靠長江天險來防守,領土疆域將再度縮小一半!

    安豐軍算是淮水岸邊的壁壘,可淮水流域很綿長,不可能每一寸河岸都有人守衛,大規模的軍隊或許無法偷渡過來,但兩岸的“走私”活動卻很是常見。

    公羊徙野似乎早已習慣,渡江之後,便將楊璟帶到了穎州以南的一個小鎮,名喚淮食,距離淮河北岸並不算太遠。

    這小鎮倒也熱鬧,可惜已經有些麵目全非。

    裏頭行走往來的都是各色人士,有蒙古人,有契丹人,有高麗人,很多色目人都在鎮上行色匆匆地走著,街頭上到處是窩棚和帳篷之類的東西,亂糟糟一團,沒有一點點城市規劃可言。

    街道上汙水橫流,炊煙都帶著曬幹的牛馬糞氣味,時不時有人在街頭鬥毆打殺,賭錢攤子和低劣的窯子遍地都是。

    楊璟甚至還見到了不少包著頭巾的阿拉伯人!

    按說南宋市舶司在廣州和泉州等地,海外通商極其發達,慢說阿拉伯人,其他西方國家的人,也都通過遠洋貿易,在南宋沿海賺得盆盈缽滿。

    阿拉伯人又叫阿蒲,事實上定居在南宋的阿拉伯人,絕大部分都姓蒲,是他們的漢語姓名。

    因為很多阿拉伯人名字都是阿樸杜拉之類的開頭,所以南宋人都叫他們阿蒲,當然了,南宋人想要區分這些阿拉伯人的區別,是不太容易的,甚至有些歐洲人,都會被誤認為是阿拉伯人。

    也有人說,後世社會之中,姓蒲的人,便是南宋時過來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的後裔,至於真假與否,也不好置評。

    這些阿拉伯人應該在沿海一帶活動才對,怎地就跑到淮食鎮這麽內陸的地方?

    楊璟甚至不得不懷疑,蒙古軍隊或許利用這些色目人,做著走私的勾當,因為淮水此時雖然航道受阻,但船隻其實還是能夠借此入海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