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68.第六百七十章 傭兵圍城群臣獻策(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934更新時間:2022-03-24 00:16:32

    來到哈爾和林這麽久,楊璟終於第一次踏入了蒙古帝國的金帳,見到了那個被乃馬真扶持的皇子貴由。

    早在大理之時,楊璟並未能夠見到貴由,因為龍首關之時,楊璟與忽必烈有過交集,彼時的貴由卻已經開始倉皇北撤。

    如果說和林乃是蒙古汗國的心髒,那麽這座金帳,便是整個蒙古帝國心髒之中最脆弱卻又是最強大的地方。

    很難想象,征伐亞歐大陸,幾乎要稱霸天下的蒙古帝國,一條條至關重要的軍事決策,便出自於這個並不算很大的金帳之中。

    這金帳也隻是象征性的地方,無論是乃馬真,還是文武百官,平素裏議事,都在和林皇城的宮殿之中進行,隻是這個金帳,提醒著蒙古人,他們始終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蒙古包和帳篷,就是他們的家,這是他們如何都不該忘卻的根源。

    貴由並不算高大,反而有些清瘦,這樣的外形,沒有太多的男兒英雄氣概,也難怪蒙古人對他不太支持。

    楊璟雖然跟著大薩滿一起來,但便是乃馬真,也不敢對他蔑視和無禮,因為大薩滿交托的事情,楊璟總是能夠辦得漂漂亮亮,不得不說,漢人的為官之道,管理臣民的本事,絕對是天底下首屈一指的。

    若不是楊璟和阿什莉伯爵夫人,將那些外國傳教士和外交使節都給留了下來,這些人起碼有一大半要跟著禍女呂,逃到城外,和林城也就隻剩下一個空殼子。

    如果沒有文武大臣,沒有軍隊,沒有臣民,連外交使節都被帶走,貴由即便上位當了大汗,也隻是光杆大汗,所以乃馬真和貴由也都很高興。

    外交上的東西,多半都是虛的,諸如國際輿論之類的,或許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利益,卻能夠帶來很多附加的好處。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曆史上,曆朝曆代的帝皇,都渴望能夠征服四海萬邦,諸國來朝,即便給他們一些好處,掙個麵子回來,也是有得賺的。

    且不說隋唐時期的公主和親,便是明朝鄭和下西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天下第一的大船,就是為了出去耀武揚威,要讓天底下所有的國家都知道,大明朝才是唯一的正統,才是他們的宗主國,必須要得到所有人的承認和朝貢。

    許多小國朝貢的東西很是便宜,甚至寒磣,到了中國來之後,給中國皇帝歌功頌德,表示願意成為中國的附屬國,中國皇帝便龍顏大悅,賞賜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瓷器絲綢,讓他們帶回去,好讓他們知道中國是多麽的富有,讓他們知道臣服中國有多少好處,甚至不惜下嫁公主,永結鄰邦之好。

    雖然古代沒有國際輿論或者國際地位這種詞匯或者概念,但不管是中原大國,還是其他邊陲小國,海外孤島,其實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

    蒙古帝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征伐天下,領土疆域實在太大太大,可他們行的都是殺戮之事,可以殺死敵人,卻不能征服敵人,便是管理那些國家,都需要用當地的土著官員。

    即便他們屠城滅國,仍舊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許多外國人,隻是將他們當成地獄來的殺戮者,稱他們為黃災,甚至於到了後世,外國人的眼中,黃種人便是蒙古人,這種荒謬的想法,一直到很久都沒有轉變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