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74.第七百七十六章 逆賊四起南下平叛(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106更新時間:2022-03-24 00:17:11

    陳守度已經逃走三天了,無論是李林安的人,還是楊璟的人,都沒能把他抓回來,雖然龍淵城已經第一時間封鎖戒嚴,但此人如泥牛入海,再無消息。

    作為一個能夠改天換日,把持朝政的人,陳守度有著強大的勢力作為支撐和後盾。

    他雖然推崇儒學,但卻是個武將,早先因為陳氏的女兒是李惠宗的妻子,他才通過這層關係,當上了殿前指揮使,而後才篡奪了李朝,將侄兒陳煛推上寶座,建立了陳朝。

    別的也不去說,單說他作為武將,卻知道用儒學來確立正統,加強對百姓的精神統治,就足以說明他的智慧了。

    由於他擁有著足夠的群眾基礎,又有龐大勢力作為後盾,所以沒有抓到他也並未出奇。

    到了第四天,終於有消息傳來,卻讓龍淵城很快就陷入了騷亂之中!

    陳守度逃到了長安府,在長安府正式發表檄文,聲稱順天和李昭皇姐妹挾持國君,要號召全國兵馬清君側,征討李氏逆賊!

    長安府就在升龍的南麵,距離並不遠,早先李林安的人也搜刮過好多次,竟然都沒能抓到陳守度!

    陳守度推行儒學,就是為了統治百姓,這也僅僅隻是其中一件,他畢生都希望抹去李朝的痕跡,將陳朝塑為正統。

    如今大宋的後軍駐紮之處乃是諒山腳下,諒山是個很大的區域,過了諒山,往南而來便是諒江。

    這諒江在李朝之時稱為天德,陳守度除了讓李氏之人更名換姓,國內的地名也全都換了一遍。

    李朝時期的大通,改成了宣關,富良改成太原,但凡與李朝有關的東西,他都想要統統抹去!

    北麵的宣光、太原,諒山以及諒江、歸化等區域,因為接壤大宋,楊璟領兵前來之時,便駐紮下來,升龍仿佛分割南北的分水嶺一般,升龍以北,仍舊是大宋庇護下的陳朝,而升龍往南,全都讓蒙古人給占領了。

    這南邊區域與北麵相當,包括清化、新平、乂安,演州等等區域,再往南去就是占城了。

    在大越曆史上,占城也是極其重要的地方,曾經發生過許多爭奪戰役,而忽必烈的蒙古大軍,也正是從占城打開了突破口,一路向北,攻到了升龍來。

    陳守度逃到了南麵,投降蒙古人的意圖就非常的明顯了,此時公開宣揚檄文,所謂清君側,隻不過是借口,他終於是有借口能夠正大光明地爭這皇位來坐了!

    檄文傳到龍淵城來,都城也變得熱鬧得緊,短短半天時間,城內就已經出現了十幾起惡性持械鬥毆事件,死傷還不小,差點就暴動起來,一紙檄文便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足見李氏姐妹在這個時候對陳守度發難,實在是挑錯了時機。

    不過木已成舟,追究這些都沒什麽用,她們趕忙將楊璟召入宮中,商議起對策來。

    李林安掌控兵權之後,楊璟就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對付蒙古人上頭,可惜如今出了這個事,若得不到妥善解決,麻煩就越來越大。

    楊璟來這裏也不是一天兩天,對陳朝內外也有了足夠的了解,這長安府雖然不像中原長安那般繁華,但毗鄰升龍,也是重鎮之一。

    那裏是陳守度的地盤,在檄文發出的同時,便宣告追隨陳守度,要滌蕩朝野,清君側以定江山。

    南方的清化演州以及新平等地,也紛紛揭竿而起,加入了陳守度的陣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