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10.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劍池真狂士(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978更新時間:2022-03-24 05:59:37

    李秘與甄宓,偕同石崇聖和項穆,又有家仆肩挑車載一大堆禮物,傍晚時分才來到了虎丘這邊。

    這也是李秘的提議,孫誌孺夫婦畢竟是隱士,極有可能不會接見,李秘選擇這個時間點,若他們不見,李秘等人也回不了城,無論是出於人情還是安全考量,他們都應該讓李秘等人留宿一夜。

    到了虎丘山腳,李秘抬頭看去,但見得晚霞之中,一座高塔拔地而起,這座高塔可不像武昌的黃鶴樓那般宏偉,而是下粗上尖,雖然是木結構,很像後世的信號塔!

    甄宓也有些嘀咕,朝李秘道:“這人也是古怪,在山上建了座燈塔……”

    李秘也是在海上航行過的,早先在崇明沙也見過類似的東西,此時甄宓一提醒,李秘也覺著像燈塔,尤其是最頂點上,依稀能夠看到不少鏡麵,晚霞一照,折射出絢爛的光彩來。

    車隊到了山腳下,已經無法上山,家仆和挑夫們將禮物箱籠都挑起來,一行人便開始登頂。

    這虎丘山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寬,上頭有真娘墓,虎丘塔和劍池等景點,曆史淵源極其厚重。

    據說這劍池乃是吳王闔閭的葬身之處,殉葬的還有扁諸、魚腸等寶劍三千,秦始皇和孫權都曾經在這裏挖劍,是故挖出了劍池來,據說吳王闔閭的墓葬入口,便是這劍池。

    當然了,這些都是道聽途說,多半也是假,這劍池估摸著是天然形成的,但劍池周圍的題詞卻是貨真價實。

    劍池的洞門旁刻著“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李秘對書法不算精通,但見得這四字,隻覺渾厚遒勁,如小說中楊過的佩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就仿佛一柄尚未開封的劍,卻又逸散出滔天的劍氣來一般!

    李秘還在目眩神搖之時,項穆也在一旁說道:“據說這是唐大家顏真卿之子的手筆,也不知是真是假……”

    而洞門內的石壁上還刻有“風壑雲泉”四字,據說是宋朝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所題,到了崖石左壁,又有“劍池”二字,據說更是書聖王羲之所寫!

    至於真娘墓、斷梁殿、千人石和試劍石之類的景點,李秘等人也是無暇再逗留,趕著日落之前,終於是來到了孫誌孺夫婦的住所。

    這宅邸隱約山石之間,雖是依靠山石竹木所建,卻也渾然天成,將古老的石洞改造而成,前頭植寒竹種秋菊,院裏還有梅,也真真是妙趣橫生。

    石崇聖和項穆上前來喊門,那孫誌孺不多時便走了出來,李秘一看,也不由有些詫異。

    因為石崇聖和項穆說過,這孫誌孺曾經當過福州和漳州知府,所以李秘自然認為他已經很老了。

    可此時走出來的卻是個二十七八的年輕人,這是如何都讓人難以想象的!

    知府是甚麽級別的官員?若折算一下,應該算是後世的市長或者市委書記,這才二十幾歲,竟然就能做到這個地步,而且還退了下來?

    這孫誌孺膚色不是很白,人也不高,表情有些木訥,實在沒什麽超凡脫俗的隱士氣度。

    而他身邊陪著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子,想來便該是他的妻子,人人稱道的才女董如蘭了。

    很難想象,兩人年紀輕輕,竟然就如此暮氣沉沉,選擇了歸隱山林!

    他們對石崇聖和項穆倒也算客氣,畢竟二老有著極大名聲,能夠親自來拜訪,又是大過年的,已經是非常不易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