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57.第三百五十八章 翹首以待放榜時(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164更新時間:2022-03-24 05:59:55

    武舉考試雖然從明朝初期就有了,但斷斷續續也沒甚麽動靜,到了大明中期,漸漸形成了三年一考的常態,但仍舊沒有太大的關注度。

    與之相比,文科考試卻是舉世矚目,人人都想著能夠考個文狀元,一個秀才便能在家鄉揚眉吐氣,許多人七老八十了,還在孜孜不倦地靠著功名。

    而武舉卻一度無人問津,即便後來成了常態,大多也是將門子弟混出身的地方,少有寒門士子能夠通過武舉出人頭地。

    再加上武將在明朝並不是很收重視,朝堂上執牛耳者也都是閣臣宰輔,廠衛橫行,宦官竊權,哪裏還有武將的地位。

    可如今不同了,皇上大舉備倭,鬧得轟轟烈烈,武舉考試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盛事。

    這天也是黃道吉日,禮部大宗伯親自主持,南直隸督撫大員莫橫欒等人悉數到場,來了個**威肅的開貢院儀式,宣告為期五天的武舉府試正式拉開了帷幕!

    由於在武昌參加了楚王演武,而今次南直隸的武舉府試很多地方都參考了楚王演武的內容,李秘又是策劃者之一,這武舉考試對李秘而言,就相對乏味了一些。

    從武昌回來之後,得益於莫橫欒提供了戰馬,李秘把騎射的短板也都補上了,這考試也就更加平淡了。

    讓李秘感到哭笑不得的是,本以為筆試策論才是最難的,畢竟武人多半沒甚麽文化,策論該是最難的科目。

    誰知考了才知道,策論原來才是最簡單的!

    在李秘的理解之中,策論該與文科考試一般,是考驗生員學識的重頭戲,考生對國事軍事做出自己的見解和策略疏言,應該是考驗綜合素質的最主要環節。

    然而拿到試卷之時,李秘卻傻眼了,因為題目竟然是默寫和填空,靠的就是戚繼光留下來的兵書和武備總經之類的傳世兵書!

    這也是李秘先入為主,太過緊張,要知道武人通常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能夠讀寫就已經不錯了,讓他們背這些武經和兵書,就已經是足夠折磨人,哪裏還能寫甚麽策論。

    若有這等功夫,誰會考武舉人,不如考個正經的文進士還好過呢!

    不過正是見識了這試卷,李秘才更加感激趙廣陵。

    因為李秘不知道這規矩,但趙廣陵不可能不知道,可即便如此,趙廣陵卻仍舊陪著李秘,日裏夜裏不斷研究兵法和武經,甚至還寫了不少策論,與李秘指點山河,各處山川地理等等,更是找出藏書閣裏的地理誌等書籍,與李秘吃了個通透。

    雖然考試不會考到,但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也正是李秘感激趙廣陵的地方了。

    這種程度的考試,李秘都覺著輕鬆,更不消說趙廣陵了,所以也沒太多出彩的地方可言。

    武舉考試也不似楚王演武那般,設置對抗賽,都是各人接受考試,沒有明麵上的激烈競爭,也就很難喚起興趣來了。

    若說有些難度的,也就是黃天蕩裏舉行的水軍試訓,雖然在楚王府見識過,但李秘到底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五天就這麽過去,竟然沒有太多能說起的事情,倒是讓李秘有些失望。

    畢竟為了這武舉府試,他從年前就開始準備,而且還籌謀了這麽久,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結果。

    然而其他人可就不一樣了,尤其不少身家清白的民間俠士,更是激動萬分,這其中就包括張黃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