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69.第三百七十章 通州驛館聽消息(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68更新時間:2022-03-24 05:59:59

    雖然隻有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但已經有好幾撥人讓李秘抓住,通過這條官道押解入京,其中無一不是梟雄大人物。

    無論是淺草熏和小笠原之丞這樣的倭寇大賊,還是程昱之流,那都是足以引發勢態動蕩的人物。

    而如今,李秘自己也終於踏上了這條路,雖然他打心底希望自己能夠留在蘇州,查查案子混吃等死。

    可他知道,若等到那個曆史節點再發力,可就為時已晚,自當早早入京來布局,所以心裏也就沒那麽多顧慮了。

    這一年中他也曾輾轉多地,無論是旱路水路,都已經適應,所以旅途倒也沒多少麻煩。

    再者,今次上京的是官方隊伍,那些個武舉人們也都湊熱鬧,一並跟著進京,而這一路上,也不僅僅隻是蘇州府這一支,越是靠近京師,路上遇到的武舉人就更多,也就更熱鬧。

    到了這個時節,世道其實已經不算太平,便是官道上也有人攔路剪徑,有時候便是官府的隊伍,規模稍小一些的,盜賊們也還是搓大了膽子來下手。

    不過武舉人可都是萬眾挑一的精英人士,也沒有哪個賊窩這般有膽色,更何況武舉人成群結隊行路,就更是無人敢騷擾。

    中後期的大明朝,商業已經非常發達,以至於江浙蘇杭等地占據了最主要也是份額最大的經濟作用和地位,蘇州杭州等地也都是名滿天下的富庶繁華之地。

    李秘算是見識了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風貌,但有的地方是依靠經濟而聞名,但有些地方卻是因為政治而存在,比如南京,更比如國都北京!

    李秘已經去過南京,但南京作為陪都,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政治價值,剩下的僅僅隻是象征性的意義,那裏畢竟是太祖皇帝的國都,終究需要保留下來。

    而北京城相對而言才是真正的首善之地,無論是政治經濟乃至於軍事,都占據絕對重要的位置。

    政治經濟兩方麵倒是容易理解,畢竟是國都,人口和經濟等各方麵,都不會輸給其他地方,可軍事方麵,或許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不過若你聽說過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就該明白北京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了。

    閑話也休提,到了通州之後,便是越發熱鬧起來,諸多武舉人也都是遊曆天下結交朋友的,****也不乏狐朋狗友,裏頭不少都是將門子弟,也有世交,自是相互招呼寒暄,無論驛館還是酒樓,那都是熱熱鬧鬧的。

    通州已經是順天府的境內,乃是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也就是北京南行的起點,是北京城的東大門,其內大小河流十幾條,水陸四通八達,南北通途不外如是,自也是人聲鼎沸。

    這一路上來,沿途地方也都知道了這樁盛事,每過一處也就掀起一股尚武的熱潮,用後世的話來說,也是一次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了吧。

    眾人對於入京這件事也是心態各異,李秘其實早就有機會進京,當初史世用與戚楚等人護送周瑜入京之時,就曾經考慮過這個事情,但李秘當時未能成行。

    而後又有幾次押解任務,李秘作為首功之臣,也都有資格入京,但李秘終究是沒有上來。

    如今因為武舉的殿試而入京,倒是有些意外,甚至有些倉促,不過考慮到皇帝對南直隸以及蘇州府官員們的封賞,李秘也知道,自己今次是如何都要入京的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