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92.第三百九十三章 舉世歡慶我獨寂(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230更新時間:2022-03-24 06:00:08

    李秘終於還是從宮裏回來了,甄宓等人也是喜不自禁,畢竟李秘這一去就是兩三日,又全無消息,他們甚至找到了吳惟忠那邊去。

    可惜吳惟忠已經到錦州等處進行備倭,還需要幾天才能回來參加武舉殿試,所以也無從打聽。

    眼下見得李秘回來,本有著不少想問的,可見得李秘神色不虞,眾人也就默契地沒有去多嘴。

    李秘也確實有些心灰意冷,人都說皇家無親情,他此時也是深有體會。

    無論如何,他對朱翊鈞是有救命之恩的,可因為阻攔聖旨的事情,一下子所有的恩情都抵消了。

    不過李秘也想得很清楚,人情歸人情,總不能用人情來挾持國政,他本就不是中樞朝臣,今次幹預礦稅已經是犯忌,也虧得有救命之恩,否則能不能回來還不一定的。

    至於往後還能不能得到朱翊鈞的重用,李秘心裏也沒底,他的冒險若是能讓戶部順利頒行下去,徹底取消礦稅,也算是好事一樁,心裏也就沒了掛礙。

    接下來這些日子,果真如李秘所料,大明朝因為廠衛密探的存在,驛路發達,便如整個帝國的信息血管,聖旨和公文由北京這個心髒發散出去,不消幾天便傳遍了天下!

    北直隸的百姓率先開始了歡慶,這種歡慶氛圍從外而內,又在北京城中引爆開來,幾乎是朝野歡騰!

    這種氛圍也超出了李秘的預想,大街小巷最熱的話題,也莫過於此。

    不過李秘也擔心,百姓越是歡騰,便越是說明他對礦稅深惡痛絕,這也是在打朱翊鈞的臉。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朱翊鈞撤銷礦稅,何嚐不是利國惠民的大好事,值得百姓去銘記和稱頌?

    禮部和內務府等衙門也是緊鑼密鼓地舉辦慶典,給朱翊鈞衝喜,據說王恭妃和朱常洛都有份參加,效果也不錯,朱翊鈞的身體也恢複得很快,一切似乎都恢複了正常。

    有鑒於此,武舉殿試的工作也被提上了議程,各地的武舉人也都開始四處走動,北京城仍舊熱鬧,隻是李秘這邊卻是冷冷清清。

    王安和田義沒有來過,宮裏也沒有召見,吳惟忠仍舊沒有回來,戚楚跟著吳惟忠出去了,李秘是半個熟人也沒能見著。

    利瑪竇和羅儒望倒是在北京之中,隻是他們並沒有來探望李秘,或許是無法知道李秘的居所吧。

    仿佛全世界都遺忘了李秘這麽個人一般,雖然甄宓秦涼玉等人都有些替李秘感到著急,但李秘卻是樂得清靜。

    雖然李秘從宮裏回來之後便鬱鬱不歡,但這舉國歡慶的,到底是有些消息傳出來,甄宓等人又是搜集情報的好手,很快就得了消息,回來與李秘對質,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他們都是民間之人,若非如此,也不會對朝廷這麽抵觸,聽得李秘做法,自是將李秘當成了平民英雄,隻是這種事是萬萬不能說出去的,畢竟李秘往後還是要在官場裏頭混跡。

    眼看著武舉殿試的日子就要到了,趙廣陵和張黃庭也在做最後的準備,李秘卻沒甚麽動靜。

    橫豎他也不是為了帶兵打仗,之所以靠武舉人,就是為了有個正經出身,眼下已經有了,殿試或者名次甚麽的,也隻是次要。

    在李秘看來,解元也是武舉人,最後一名同樣也是武舉人,在軍中或許有些差別,甚至還很大,可李秘無意從軍,也就沒甚麽差別了。

    如此一來,李秘倒也閑了幾日,與甄宓四處閑逛,熟悉環境,隨便打聽周瑜的所作所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