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87.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956更新時間:2022-03-24 06:00:43

    麵對光海君的質問,李秘也有些皺眉頭,然則此時吳惟忠等人聚於一堂,總不能不回答。

    李秘想了想,便朝光海君答道:“我不是讚同議和,而是讚同拖延時間。”

    李秘的回答也是自己的心裏話,從感性層麵來說,他是認同光海君的,對於倭奴這樣的民族,決不可示弱。

    然而此時倭奴數量極其龐大,足足十幾萬人,而吳惟忠等人所領精兵不足一萬,好在神機新營就占了幾乎兩千人。

    裝備層麵大明朝是占盡優勢,可也架不住倭奴人多勢眾,要用不足一萬的兵力,對陣十六萬倭奴,數量上實在太過懸殊。

    所以從理性層麵來考量,石星的拖延之計並非沒有道理,這等對比之下,即便明朝有神機營,軍士們也會信心不足,所以等待李如鬆抵達遼東,就變得很有必要。

    千萬不要低估了主將的重要性,抗倭援朝戰爭也叫壬辰之亂,是後世棒子國大吹特吹的一場戰役。

    他們甚至還拍了一部關於鳴梁海戰的電影,看得是蕩氣回腸,曆史上也確有其事,就是朝鮮名將李舜臣利用龜船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海軍的故事。

    這個龜船嘛,不是很大,經過了李舜臣的改造,上麵插滿了槍矛,造了龍頭,船頭設置火炮,靈活又堅固。

    但棒子國最是會意淫,鳴梁海戰確實打得漂亮,但對於整個大戰爭的局勢改變,遠遠不如露梁海戰。

    而露梁海戰的主將乃是明朝大將陳璘,主要作戰人員也都是大明軍隊,當時的李舜臣隻不過領著幾百人和幾條船參與了這個戰役罷了。

    陳璘在露梁海戰之中大敗島津義弘,那是援朝第一功,奠定了倭奴必敗的結局,對於整個壬辰戰爭而言,價值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陳璘雖然鮮為人知,但卻是大明朝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勇將,早在嘉靖末年就屢屢蕩平廣東賊兵,壬辰之戰的功勞自不用說,而後又參加了播州之役,先破***,後滅四牌、七牌賊軍,搗毀青龍囤,連楊應龍都隻能**,後來又平定苗民。

    大明朝的軍士們也是崇尚英雄的,李如鬆在不在,對戰局勝負有著至關緊要的影響。

    所以李秘認為拖延時間是對的,再者,大明朝畢竟是遠道而來,如今又是嚴冬天氣,若是接濟不上,便隻能撤兵。

    想靠朝鮮提供物資是不太可能的,一來朝鮮陷落了大半領土,連朝鮮國王李昖都隻能躲在北方平安道的義州,連自己的軍隊都養不活,又怎麽可能給大明軍隊提供補給。

    再者,大明軍隊可不僅僅隻是張嘴吃飯,神機營的**等物資,那都是需要補充的。

    而冬天裏天氣寒冷且潮濕,對火器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所以拖延時間對於大明軍隊而言,絕對是必要的。

    李秘此言一出,倒也讓光海君消了消氣,甚至於雙方都緩和了下來。

    李秘的回答雖然有點模棱兩可或者左右逢源的圓滑,但卻也是坦誠,挑不出毛病來。

    光海君沉默了片刻,看了看李秘,隻能忿忿離去。

    李秘與吳惟忠相視一眼,也是搖頭苦笑,眾人又邊吃酒邊說話,後頭難免要敘舊一番,說些日常瑣碎,而後也就回去歇息了。

    李秘不是個好酒之人,倒也保持著清醒,夜裏抱著甄宓做些取暖的事情,難免要思量出使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