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03.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鬥鋒機(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10更新時間:2022-03-24 06:01:26

    李秘的到來確實是柳永慶的機會,然而他們也很清楚,光海君能夠得到大明朝的冊封,正是因為得到了李秘的幫助,可以說,沒有李秘,就沒有今日的光海君。

    沒有人願意輕易打破自己建立起來的東西,而且連他們都不可否認,李昖病危,朝鮮動蕩,光海君作為王世子,繼承王國,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但身為朝臣,有時候最佳選擇未必就是必選的,管理國家也同樣如是,民間也有大才之人,也有經世絕倫的聖賢,是否也可以讓他們來接掌國家?

    作為國家的實際管理者,他們深知規矩大於一切的道理,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若果王族都不遵守規矩,又如何能強求臣民來服從王族製定的規矩?

    長幼有序乃是古禮,傳承了上千年,便是在尋常平民家都要講究,更何況事關國家的興旺交替,又如何能夠打破古禮?

    在這方麵,朝鮮文官們簡直將大明文官的固執學到了骨子裏!

    所以,即便明知道來李秘這裏尋求幫助,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身為領議政,身為北派柳黨的精神領袖,柳永慶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嚐試一番。

    李秘從這老儒士的眼神之中,便看到了他的心虛,心裏也是有些好笑。

    雖然他和弟兄們已經破滅了張角和周瑜妄圖操控日本,反攻大明的陰謀詭計,但並不代表倭奴們從此往後就不會生出這樣的心思來。

    朝鮮半島就是大明的屏障,從戰略大局上考慮,朝鮮半島的長治久安,對於大明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一點在後世的世界格局上,也非常的明顯且關鍵,所以即便沒有經曆過這些戰爭,李秘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確實如柳永慶等人所想,在李秘看來,光海君往後會變成甚麽樣子,還不得而知,但眼下的朝鮮局勢,確實沒有誰比光海君更適合繼承這個王位。

    若是讓年幼的永昌大君來繼承大統,就會造成君弱而臣強的局麵,不甘心的光海君又手握重權,少不了爭鬥,朝鮮反倒要陷入混亂。

    雖說如今反對光海君的人也有不少,但大部分都是文官,占據禮法和道德輿論的製高點,卻沒有像光海君這樣在軍方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人都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並非沒有道理的,這些文官也隻是鬥鬥嘴皮子,真想組織武裝力量來壓製甚至推翻光海君,想來他們是做不到的。

    按說李秘見著柳永慶,也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但李秘必須要拿出姿態來,否則往後還真管不住光海君了。

    這還是李秘從朱翊鈞身上學來的,可以算是帝王之術吧。

    若論腹黑,可沒誰能夠比得上大明朝的皇帝,尤其是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

    若李秘不給光海君製造一些麻煩,不讓他感受到些許威脅,光海君就會有恃無恐,甚至會忘了李秘的權威,上位之後,會馬上脫離掌控。

    一個人是否強大,並非看他擁有多大的力量,而是看他能否掌控這股力量。

    李秘在朝鮮做這麽多的付出,是為了朝鮮能夠長治久安,是為了朝鮮能夠成為大明能夠依靠的屏障,並非僅僅隻是為了抵禦日本倭奴,還有一個更加長遠的敵人!

    若白山黑水裏頭那個民族真正崛起,李秘還需要依靠朝鮮來牽製這股力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